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斑晶矿物特征及其岩浆演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斑晶矿物特征及其岩浆演化研究
【摘要】: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主要以浮岩形式产出,包括两种类型,即黑色和白色浮岩。海槽浮岩斑晶含量极低,通过直接镜下工作难以全面认识斑晶矿物组合及组成变化。本次研究利用人工重砂、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等技术手段分析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中斑晶矿物及基质变化特征,重点关注辉石、斜长石以及玻璃基质的结构、构造及化学组成,讨论其对弧后盆地岩浆演化的指示。浮岩斑晶矿物组合及其化学成分特征表明,黑色浮岩和白色浮岩都是拉斑玄武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基质中气孔特征及Fe-Ti氧化物特性不同是导致两类浮岩宏观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矿物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白色浮岩中单斜辉石结晶压力变化范围较大,最大结晶深度位于下地壳。两类浮岩中斜方辉石和斜长石在相似的压力下结晶,形成深度约10km,相当于冲绳海槽下地壳与上地壳交界处。斜长石An值变化特征指示两类浮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不统一,反映了岩浆冷却速率的差异,表明岩浆房受到了高温岩浆的脉冲式补充。浮岩斜长石斑晶核部的熔蚀结构为岩浆房接受更热岩浆补充提供了直接证据。两类浮岩基质气孔特征显示,白色浮岩是岩浆房连续减压过程的产物,而黑色浮岩是岩浆房多阶段减压的产物。上述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斑晶与基质特征差异均表明,黑色浮岩和白色浮岩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过程。辉石、斜长石以及玻璃基质物理化学特征证实了冲绳海槽下部存在双层岩浆房结构。海槽中段存在由玄武质岩浆经演化形成的双层岩浆结构;海槽北段双层岩浆房均位于地壳内,深部岩浆房主要形成白色浮岩,而浅部岩浆房则主要形成黑色浮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达,王振宇,曾久岭;冲绳海槽轴线地质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年02期
2 张绮玲,侯增谦,唐邵华;冲绳海槽硫化物矿石中有机质的组成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官保,李乃胜;冲绳海槽热流机制浅析[J];海洋科学;2002年09期
4 向荣,李铁刚,杨作升,李安春,蒋富清,阎军,曹奇原;冲绳海槽南部海洋环境改变的地质记录[J];科学通报;2003年01期
5 刘焱光,孟宪伟,李铁刚,吴世迎,王湘芹,辛春英,任红;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元素地层[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4期
6 赵金海,唐建,王舜杰;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演化讨论[J];海洋石油;2003年03期
7 郝天珧,刘建华,郭锋,黄忠贤,胥颐,戴明刚,李安春,付永涛;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8 于增慧,翟世奎;冲绳海槽岩浆源的三分量混合模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3期
9 向荣,李铁刚,阎军;冲绳海槽北部陆坡4.4万年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1期
10 李官保;刘保华;李乃胜;;冲绳海槽地热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海洋通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效典;;冲绳海槽及邻域热流场反演[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栾锡武;;冲绳海槽地球动力学模型[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赵金海;王振宇;;冲绳海槽新生代构造深化讨论[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付永涛;王先超;谢天峰;;冲绳海槽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和地质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江为为;刘少华;朱东英;宋海斌;;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与性质研究现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6 黄朋;李安春;胡宁静;;冲绳海槽黑色与白色浮岩对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杜德文;孟宪伟;刘振夏;石学法;;五万年以来冲绳海槽突变沉积事件[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叶芳;高金耀;褚春雷;;空间域模拟冲绳海槽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孟祥君;张训华;韩波;;冲绳海槽地球物理场特征[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10 江为为;刘少华;郝天珧;宋海斌;朱东英;;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东;我国“科学号”在冲绳海槽科考满载而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庆磊;冲绳海槽热液区环境微生物及共生微生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2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3 尚鲁宁;冲绳海槽构造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5 黄朋;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傅命佐;冲绳海槽构造地貌发育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7 刘焱光;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李萍;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向荣;冲绳海槽黑潮流域近4万年以来的古海洋环境演化[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10 李冬玲;冲绳海槽南部中全新世以来的硅藻记录与古环境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统;冲绳海槽玄武岩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江书龙;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倩男;冲绳海槽中部热液区近海底水体及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彭娜娜;17000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柱状样S10沉积学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5 廖仁强;冲绳海槽酸性火山岩斑晶矿物特征及其岩浆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郭军华;冲绳海槽南部地震层序与构造复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7 高玉花;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热液源组分的顺序淋滤萃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陈金霞;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北部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9 宋维宇;冲绳海槽块状硫化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常凤鸣;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本文编号:1277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7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