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缘中段中晚二叠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华北北缘中段中晚二叠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内蒙古中部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毗邻中亚造山带南缘东段的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将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分隔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显生宙地壳增生事件之一。受中亚造山带的影响,华北北缘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时期的岩浆构造活动剧烈,形成一系列东西向延伸的岩浆岩带。而研究这些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对于理解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采集了华北北缘白乃庙-镶黄旗地区,赤峰-白云鄂博断裂以南内蒙古隆起区的七个中晚二叠世花岗岩体的多个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分析、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岩及暗色矿物包体、碱长花岗岩及侵入其中的闪长岩脉、花岗闪长岩,矿物组合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磁铁矿,侵入时间为255.7~270.7Ma,即中晚二叠世。研究区的邻区也发育大量同时代岩性类似的岩石,因此华北北缘中晚二叠世的岩浆活动是一次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岩浆活动。(2)华北北缘中晚二叠世花岗岩体高硅钾钠铝,多数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钾玄岩系列。岩石铝饱和指数变化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多数为A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岩石的εNd(t)和εHf(t)变化范围很大,暗示存在壳幔相互作用,老的Nd和Hf模式年龄显示它们主要来自于大陆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3)中晚二叠世华北北缘处于后碰撞伸展体制之下,此时下地壳存在一个持续底侵的玄武质岩浆源区,造山后增厚地壳的构造垮塌,沿着构造裂隙持续上涌提供热源,使得华北北缘中下地壳的变质砂岩、孔兹岩和长英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玄武质岩浆相互作用,上升侵位至当时的距地表25km深处的中地壳中,形成了研究区的花岗闪长岩、碱性长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合。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希洛;;晚二叠世几种鹦鹉螺[J];古生物学报;1984年06期
2 赵达同;发现晚二叠世两种轮藻化石[J];新疆石油地质;1987年04期
3 郭佩霞;;下扬子地区晚二叠世菊石及古生态意义[J];古生物学报;1988年03期
4 吴绍祖;塔里木北缘晚二叠世外区植物入侵事件[J];新疆地质;1993年02期
5 高弟;王冉;易同生;洪愿进;曹志德;;黔西南晚二叠世煤中10种有害元素的分布[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4期
6 覃兆松;江西丰城至高安晚二叠世早期头足类新材料[J];古生物学报;1986年03期
7 吴发明,洪祖寅;福建永安晚二叠世双壳类[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8 王永标,徐桂荣,林启祥;湖南慈利晚二叠世海绵礁与珊瑚礁的古生态研究[J];地球科学;1997年02期
9 程立人,武世忠,张予杰;藏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早期的皱纹珊瑚[J];地质通报;2002年01期
10 卢辉楠,罗其鑫;新疆晚二叠世和三叠纪轮藻化石兼论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轮藻植物群的演变[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善庆;;鄂湘粤桂晚二叠世煤的岩石组成及其变质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4年
2 赵福平;;贵州晚二叠世煤中形态硫特征及相关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曹执庸;孙南圭;隋增震;廖永璋;马敏;;试用马尔柯夫链模拟浙西晚二叠世地层[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4 陆刚;潘艺文;胡贵昂;;上映地区中—晚二叠世海绵藻礁特征[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锦海;;鄂湘粤桂晚二叠世含煤特征和成煤环境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4年
6 徐安武;;贵州织金地区晚二叠世煤系上部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相[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4)[C];1989年
7 谌建国;陈家怀;王树才;徐安武;;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成煤模式概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90年
8 谌建国;肖建新;李树惠;;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若干成煤模式[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90年
9 杨海军;朱正杰;柳天均;双燕;向宇;;渝东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中稀有金属赋存状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陈树旺;丁秋红;郑月娟;李永;张健;王杰;方慧;钟清;;松辽外围晚二叠世林西组页岩气资源前景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浩;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的沉积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翟大兴;内蒙古东部及邻区晚二叠世古地理特征与油气远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雒洋冰;川东川南晚二叠世煤及凝灰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高彩霞;川渝滇黔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刘加强;滇东南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构造背景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孔为伦;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朱俊宾;内蒙古东南部上石炭统—下三叠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春梅;华北北缘中段中晚二叠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邵明琰;贵州盘县晚二叠世宣威组鳞木茎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刘玲;黔西县晚二叠世主采煤层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王强;毕节地区晚二叠世煤层地球化学与成煤环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5 鲍淼;贵州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中瓦斯富集规律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7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8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