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和面波成像联合反演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和面波成像联合反演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接收函数 背景噪声 双平面波
【摘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矿产资源生产基地,素有东部“工业走廊”之称,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一直是矿床学家关注、争论的焦点。为什么在如此狭窄的区域内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金属聚集,其深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动力学过程。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诸如“大陆伸展模式”、“俯冲模式”以及“反L形碰撞模式”等多种假设。虽然这些观点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本质上存在着重要差别。因此,深部结构和构造的探测信息,便成了分辨上述不同观点的重要资料。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和双平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到上地幔顶部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模型,处理的数据包括:(1)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共14个月的中国地震局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连续数据;(2)2010年至2011年共两年的中国地震局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事件数据;(3)中国地质科学院布设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共10个月的流动台站数据;(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三次布设的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和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的流动台站数据。我们首先对上述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的处理,得到研究区域191个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盆地莫霍面抬升,而造山带莫霍面埋深较深。随后,结合由背景噪声和双平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得到的面波频散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191个台站下方的壳幔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上地壳的剪切波速度结构与地表的地质特征吻合较好,即盆地地区剪切波速度较低,而造山带地区剪切波速度较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北部下方70km深度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速区,从北东的到南西,该低速区深度逐渐变浅,速度逐渐变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蔚贵宏;瞬态面波在西藏水库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年02期
2 王在民,李莉,朱鹏飞,张仲祜,郭宏宪,蒋立;用平均能量法分频识别和压制面波[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6期
3 陈爱萍,邹文;基于S-变换的面波压制技术[J];世界地质;2005年01期
4 张华;潘冬明;刘松;;小波包变换在面波分离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7年02期
5 刘魁;程先琼;朱介寿;孔春玉;;面波有限频率法3-D灵敏度核函数的计算[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面波、反射处理软件综合技术服务[J];水利技术监督;2007年03期
7 毛海波;王在民;朱鹏飞;姚华;;平均能量-迭代法分频压制面波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8 孙学文;陈文超;高静怀;包乾宗;;小波域强面波衰减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1期
9 徐鑫;张学强;徐涛;张晓敏;;小波变换在压制面波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文杰;魏修成;宁俊瑞;张建伟;;基于频率衰减特性的面波压制方法[J];石油物探;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金娥;肖鹏飞;;数学形态学在压制面波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董烈乾;李振春;;第二代曲波变换压制面波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伟涛;王宝善;;噪声互相关函数中面波前驱信号的来源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靳洪晓;赵永贵;王超凡;;单道瞬态面波的硬件及软件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魁;朱介寿;;面波有限频率法3-D灵敏度核函数的计算[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德营;李振春;;二维S变换域自适应面波压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张在金;徐辉;于海铖;徐苗苗;张军华;;基于图像特征转换的面波去噪方法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4: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的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研究论文集[C];2014年
8 高磊;陈文超;高静怀;;基于盲源分离的面波压制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鲁来玉;曾融生;丁志峰;;三维各向同性结构体对面波的多次散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熊章强;张大洲;宁刚;刘彦华;;瑞雷面波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刊记者 陈欣 谷玉强;10″,可贵的攻关[N];秦皇岛日报;2010年
2 ;我国首创电梯地震监测系统[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勃;面波和地球自由振荡的本征模理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郑晨;利用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高玲利;高频面波中不同模态的特性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潘雨迪;二维弹性非均匀介质高频面波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5 于彦彦;三维沉积盆地地震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6 路拓;矿井巷道面波—转换横波超前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张智;川滇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面波层析成像[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亚峻;地震勘探子波估计、面波消减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煜;部分饱和多相介质中Rayleigh面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房立华;华北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梅;噪声源瑞利面波波场的物理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佳鹏;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和面波成像联合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耿亮;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地震面波压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桂丽华;基追踪在面波分离与压制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魁;面波有限频率层析成像理论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媛媛;小波变换去除面波的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梁丹丹;基于分频处理的叠前地震资料中面波压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少梅;地震资料面波正演模拟及去噪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俊邦;基于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消除面波[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蒋科植;利用面波方法研究欧亚大陆及周边海域岩石圈结构[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9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0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