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综合评价 出处:《长安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甘谷驿油田 长6油层组 微观孔隙结构 微观渗流作用 储层评价
【摘要】: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延安市宝塔区境内,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主要的含油层系,该区块油藏分布零星,勘探难度大。论文以储层地质学为指导,采用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先进分析测试技术,系统的研究长6油层储层特征,分析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为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区长6油层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四个油层亚组,其中长61、长62油层为研究区主要含油层系,储层沉积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油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岩石总体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偏高。储层孔隙度平均为7.65%,渗透率平均为0.45×10-3μm2,总体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Ⅱ类较低排驱压力—小孔喉型占主导地位。恒速压汞测试得出孔隙半径为142.92μm,喉道半径平均为1.22μm,属于大孔细喉型,喉道的大小与分布规律是控制渗透率变化的主控因素。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36.81%,束缚水饱和度平均32.28%,可动流体饱和度与渗透率、吼道相关特征参数呈较好正相关。研究区长6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丰富复杂,主要包括压实、胶结、交代、溶蚀等作用。成岩演化普遍达到中成岩A期。定量计算视压实率平均为0.41,视胶结率平均为0.51,压实和胶结强度均为中等偏强。视溶蚀率平均为0.33,为中等强度溶蚀。胶结作用中的硅质、自生长石及方解石胶结和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绿泥石薄膜胶结,浊沸石、长石和岩屑的溶蚀,裂隙发育有效改善和提高储层储集性能。本区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有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裂隙等。有利的储集层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上,构造裂隙对油气的运移提供有利通道。在常规储层评价基础上,将排驱压力、孔隙结构类型、喉道半径等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新参数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建立储层的综合评价标准。该区储层分为三种类型:Ⅰ类优质储层,Ⅱ类一般储层及Ⅲ类差储层,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长61油层唐193~唐145井区域,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仓仓;贺先勇;;甘谷驿油田南北储层电性差异成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6期
2 刘东;罗杰;;甘谷驿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9期
3 刘俊英;刘海涛;刘海永;程明宽;李天龙;;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麻科义地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11期
4 姚志勇;杜多英;;生物增效同轴随进复合技术在甘谷驿油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5期
5 钱杰;付国民;刘云焕;李园园;于波;;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裂缝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6 李园园;李得成;车明;;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4期
7 李园园;李得成;;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张新春;赵靖舟;;甘谷驿油田北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油气关系[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娟;王建民;张新春;;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6期
10 刘小琦;王宏亮;张永旺;;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野 侯小龙 黄志荣;甘谷驿采油厂依靠科技保产能[N];延安日报;2006年
2 原野 记者 王敏;甘谷驿采油厂顺利实现26万吨稳定目标[N];延安日报;2007年
3 原野;甘谷驿采油厂开局呈现又好又快态势[N];延安日报;2007年
4 侯小龙;甘谷驿采油厂依靠科技打造数字油田[N];延安日报;2007年
5 原野;甘谷驿采油厂:呵护设备命根子 丰盈效益大盘子[N];延安日报;2008年
6 王维斌邋原野 记者 王敏;甘谷驿采油厂科学和谐促发展[N];延安日报;2008年
7 原野;甘谷驿采油厂以岗位培训解放职工思想[N];延安日报;2008年
8 侯小龙 张芳;甘谷驿采油厂采油大队成本节控促管理[N];延安日报;2008年
9 原野;甘谷驿采油厂中心组持之以恒抓学习[N];延安日报;2008年
10 原野;甘谷驿采油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更新干部观念[N];延安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鑫;甘谷驿油田张罗沟区块长6储层油藏描述[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继光;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空气泡l鹊际匝檠芯縖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贺永洁;空气泡沫驱在甘谷驿油田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4 宋思媛;甘谷驿油田元龙寺区延长组长6油层储层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16年
5 周丹;甘谷驿油田空气泡沫驱油适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吴仕恩;甘谷驿油田顾屯区域长6油藏地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7 刘东;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延长组长6储层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程武刚;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压裂工艺参数优化设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9 张娟;甘谷驿油田空气泡沫综合调驱适应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10 寇明灵;甘谷驿采油厂劳务派遣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8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1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