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论“造山的高原”

发布时间:2017-12-24 03:35

  本文关键词:论“造山的高原” 出处:《岩石学报》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克拉通高原 俯冲型造山高原 碰撞型造山高原


【摘要】:地球上的高原依照其组成及形成过程差异分为两大类:克拉通高原与造山高原。克拉通高原是在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和稳定的克拉通的基础上构筑的高原,具有简单的、均一的、稳定的、冷的地壳以及刚性古老硬基底,如巴西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德干高原等。造山的高原是以造山单元作为主体的高原,分为俯冲型高原和碰撞型高原。前者如"中安第斯高原"与东太平洋的向东俯冲密切相关;后者如青藏高原,具有相对复杂、不均一、多地体拼贴、多期造山、相对热的巨厚地壳组成的造山软基底。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初始高原在白垩纪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闭合(120~140Ma)有关。而印度-亚洲碰撞(60~50Ma)和印度岩石圈板片平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促使青藏高原整体的抬升至4000~5000m的高度。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1061,41202153,41472198,41430212)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11093,20151102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8094,2015020401003,20160102002)联合资助
【分类号】:P542.2
【正文快照】: 1引言 地球表面最基本的地形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脉和丘陵。高原一般指海拔超过1000m,地势较平坦的地区。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地球上分布的高原中,青藏高原是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5000m以上,还有南美的巴西高原;北美的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凌;危自根;程骋;;从华北克拉通中、西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探讨克拉通破坏[J];地学前缘;2010年01期

2 李永华;高延光;张瑞青;;大陆克拉通壳幔结构及其形成演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3期

3 葛肖虹,刘俊来;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J];岩石学报;2000年01期

4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J];岩石学报;2008年06期

5 王荃;;中朝古陆的解体与华北、华泰二克拉通的确立[J];地质学报;2012年10期

6 Gerald M.Ross;汤照;罗瑞芝;;地质学家探测加拿大西部克拉通[J];地质科学译丛;1998年03期

7 杨书桐;胡受奚;Roger Brewer;;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区地体构造的动力学机理探讨[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2年03期

8 郭召杰,张志诚,贾承造,魏国齐;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9 张明云;何会民;袁晶;;津巴布韦克拉通构造变形特征分析[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年04期

10 郑永飞;吴福元;;克拉通岩石圈的生长和再造[J];科学通报;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凌;危自根;程骋;;从华北克拉通中、西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探讨克拉通破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吴福元;徐义刚;高山;郑建平;;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3 汪正江;许效松;陈明;傅恒;万方;楼雄英;尹福光;;塔里木克拉通古生代原型盆地演化与沉积序列[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王永明;黄金水;;克拉通岩石圈稳定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于宋月;徐义刚;黄小龙;葛文春;马金龙;;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岩石圈结构和演化对比: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启示[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洪双;田小波;滕吉文;;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大陆东部岩石圈厚度[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何静;张广成;吴庆举;高占永;;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结果[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徐华全;朱介寿;廖圣柱;;欧洲南部及东亚、中亚莫霍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贺振宇;张泽明;董昕;;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古元古代地壳增生和构造演化:库尔勒和敦煌变质侵入岩的锆石U-Pb和Hf同位素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京梁;克拉通的形成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王永明;克拉通岩石圈重力不稳定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动力学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杨付领;中国东部克拉通中生代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丛亚楠;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性质—新生代玄武岩及地幔捕虏体制约[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6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26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