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三塘盆地煤储层不同尺度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比德-三塘盆地煤储层不同尺度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利用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来定量描述其复杂程度,基于压汞试验,对黔西比德-三塘盆地主采煤层10个煤样进行了分形特征研究,并阐明了分形维数与煤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储层的分形可分为煤基质颗粒间大孔隙分形、煤基质颗粒中过渡孔隙分形和煤基质颗粒中微、小孔隙分形;大孔和过渡孔分形维数较高,小孔和微孔分形维数较低,3种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为过渡孔大孔小孔和微孔。不同尺度的孔隙分形维数与孔隙体积分数呈负相关关系;大孔和过渡孔的分形维数均随着煤的变质程度、镜质组含量、灰分的变化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与惰质组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规律,与水分、退汞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孔隙度成负相关关系;小孔和微孔的分形维数与煤的变质程度、镜质组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规律,与惰质组和灰分含量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与水分和退汞效率成负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和孔隙度成正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178) 江苏省“青蓝工程”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煤是一种复杂的、非均质的多孔介质[1-2],其孔隙结构对煤储层的吸附性、解吸性和渗透性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直接影响着煤层气开采效率。由于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非均质性,导致难以使用传统的欧几里德理论对其进行研究。然而部分学者利用分形几何理论对煤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富,雷崇利;潞安矿区煤储层压力低的原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4期
2 钟玲文;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3年05期
3 霍永忠;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4 张晓东,秦勇,桑树勋;煤储层吸附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1期
5 余维初;蒋光忠;汪伟英;胡三清;邹来方;田中兰;杨恒林;;多功能煤储层钻井液动态污染评价系统[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4期
6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王磊;郭晓茜;;基于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的煤储层压裂效果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7 孟召平,彭苏萍,白清昭,靳秀良,张培河;焦作矿区二_1煤储层特征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李佩;杨秀春;王琳琳;刘杰刚;张坤鹏;;临汾区块煤储层裂隙发育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9 唐书恒;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1期
10 胡宝林,宋晓梅,车遥,吴文金;安徽宿东矿区煤体构造破坏对煤储层特征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可新;潘树仁;吴加和;傅雪海;;中国褐煤储层的力学特征[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柳迎红;杨凯雷;廖夏;;煤储层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郝守玲;钱菊华;薛诗桂;;煤储层物理模型设计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家瑶;吴财芳;;黔西-滇东地区煤储层渗透性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金宁;傅雪海;;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素新;肖红艳;;煤储层中微孔隙和微裂隙的扫描电镜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姚征;袁远;王孝亮;熊先钺;王安民;;煤储层水力压裂中压力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8 雷益龙;;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JPC-01井煤储层基本参数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9 吴见;叶建平;马银起;徐文军;胡滨;李鸿飞;房超;;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金波;吴财芳;;恩洪矿区煤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勘探开发建议[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群;延川南煤储层地应力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2年
2 钱进;含裂隙煤储层地震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蔚远江;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刘长江;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颜志丰;山西晋城地区煤岩力学性质及煤储层压裂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琳琳;煤储层节理发育非均质性评价的构造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张时音;煤储层固—液—气相间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新秀;中高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孙红明;阜康矿区煤储层水溶气含量模拟与水文地质控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周为喜;基于角点网格的煤储层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冲冲;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有坤;贵州松河龙潭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强化机理与工艺[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谢亚妮;粗糙集理论及其在煤储层渗透性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陈富勇;芦岭矿特厚构造煤储层特征及抽取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8 许春花;沁水盆地和顺区块高煤阶煤储层及可采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朋针;煤储层开发数据管理与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邵长奎;煤储层开发三相态含气量动态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3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