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古高程计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古高程计研究进展 出处:《地球科学进展》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叶蜡正构烷烃 氢同位素 古高程 表观分馏系数
【摘要】:高等植物类脂物广泛分布于土壤、河流和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是植物类脂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陆生植物叶蜡正构烷烃具有较长的链长(nC_(27)-nC_(33))以及明显的奇偶优势(CPI5),其氢同位素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特征,对古高程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不同地区的现代土壤正构烷烃氢同位素随高程的递减率有所不同,说明地区性的校正是必要的。蒸散富集作用和生物合成作用过程也会影响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值。在利用长链正构烷烃重建古高程时,需结合古气候、古纬度、古植被等多方面资料综合分析。
[Abstract]:Higher plant lipid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il, rivers and lake sediments, and n-alkan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lant lipids. The higher the terrestrial plant leaf wax n-alkanes with longer chain length (nC_ (27) -nC_ (33)) and the apparent advantage of parity (CPI5),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elevation. The hydrogen isotopes of n-alkanes in different regions vary with the decreasing rate of elevation, indicating that regional correction is necessary. The hydrogen isotopic values of n-alkanes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process of transpiration enrichment and biosynthesis. In the use of long chain normal alkanes to reconstruct the ancient ele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data of paleoclimate, palaeolatitude and paleoveg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地块构造热年代学填图和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27)资助~~
【分类号】:Q914
【正文快照】: 2.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70803;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1引言古高程是古地形的重要参数[1],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的纽带[2,3],对于进一步了解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以及造山带演化对全球气候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雅倩,郭吉保;黑柱石-水之间氢同位素动力分馏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04期
2 王晓锋;;第三次碳/氢同位素在线测试标准物质研讨会在兰州召开[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3 陶成;把立强;王杰;周宇;;天然气氢同位素分析及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01期
4 杨华敏;陶成;把立强;李广友;张美珍;;标定氢同位素工作标准气的一种新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02期
5 李中平;李立武;陶明信;王作栋;王广;杜丽;张明峰;石磊;;分流比对烃类单分子氢同位素分析的影响[J];岩矿测试;2010年03期
6 李桂如,邱纯一,张仲录,刘素芳;北京地区天然水氢同位素特征[J];地震地质;1981年01期
7 许宗荣,王凤,朱正和,偠清泉;排列通道的量子力学——Ⅱ、氢同位素多原子分子结构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87年01期
8 金德秋,张忠起;锌还原-封管法用于微量水中氢同位素的质谱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9 T.B.Coplen ,李培忠;氧、氢同位素数据的标准化[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3期
10 郭吉保,钱雅倩;黑柱石和水之间氢同位素平衡分馏的实验研究[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武;;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质谱分析[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黄国强;雷强华;钱晓静;王延龙;;氢同位素分离用涂钯氧化铝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3 李中平;李立武;陶明信;杜丽;王作栋;张明峰;王广;曹春辉;;单体烃氢同位素测试系统高温热转化装置的研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陈虎翅;陆光达;李赣;;钯柱内氢同位素排代计算机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5 张海路;;氢同位素分馏效应校正[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6 李志生;;原油热解气组分单体氢同位素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钜源;李祥臣;曹智;王宝山;;原油正构烷单体的氢同位素分析[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立武;杜晓宁;;重水的氢同位素组成分析[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吉保;钱雅倩;;黑柱石和水之间氢同位素平衡分馏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5)[C];1990年
10 刘主;;氢同位素分析样品制备系统中锌反应器和微量水进样器的制作[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晶;天然气氢同位素研究引起关注[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张辉;氢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有望攻克有机污染难题[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记者 乔国栋;国产低氘水即将大规模上市[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新华社记者 张可喜;氢同位素H5制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汪文;日俄科学家制成氢同位素H5[N];北京科技报;2001年
6 记者 毛宇;地球最早或是被水覆盖的“潮湿”行星[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艳;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沉积有机质单体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及剖面变化的生源与古气候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2 李群;典型氧化物氢同位素渗透阻挡涂层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褚效中;氢同位素吸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左海英;地下水中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单体碳氢同位素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龚冰;TC/EA-MS在线分析矿物水含量和氢同位素技术及其在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黄峰;H_2-H_2O液相催化交换法分离氢同位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吉君;天然气生成过程中氢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靳永斌;正构二十四烷和原油含水裂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钱晓静;热循环吸附法分离氢同位素的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2 王晓英;氢同位素的微气相色谱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3 龙良平;树木年轮硝化纤维素氢同位素组成的测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钟正坤;氢同位素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5 雷强华;氢同位素分离涂钯硅藻土制备及吸-放氢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6 宋江锋;钯钇合金膜分离器的氢同位素分离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7 许元斌;山西公海过去15 ka以来的湖泊沉积物长链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及其古气候意义[D];兰州大学;2014年
8 皮力;用氢同位素估算氚在熔盐堆材料中的渗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陈淼;氚老化对钯氢化物氢氘交换行为的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1345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4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