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坪头镇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 改进的统计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GIS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陕西省坪头镇是我国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域,由于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复杂性,区内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坪头镇幅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性区划对于提高该区的灾害监测和防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幅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软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改进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综合分析区内地质条件、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等,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并对研究区内各种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2)基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方法;采用传统和改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3)基于GIS,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计算得出各栅格单元的危险性隶属等级,进而得出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区划结果。(4)对三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有效性检验,并且根据危险性区划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点的叠加图以及AUC曲线,对这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危险性区划结果更为准确。(5)基于危险性评价结果,结合坪头镇幅的地理及地质特征,将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划分为高危险性、中危险性、低危险性和不危险性四个级别,从而得到坪头镇幅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区划结果。
[Abstract]:Pingtou Town in Shaanxi Province is prone to landslides,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limate factors,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Pingtou town, which not only leads to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And it poses a greater threat to the lives of nearby resident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law and dangerous reg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Pingtou area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This paper takes Pingtou Town, Chen Cang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Domain. Based on ArcGIS softwar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improve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evaluate geological hazard risk.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area.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its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are determined. The correl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various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study area is also made. (2)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 improved method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regionaliz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and improve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is area. (3) based on GIS-based,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is adopted.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 and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membership degree, the dangerous membership grade of each grid unit i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of risk reg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study area. 4)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evaluation methods are test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hazard zoning, the superposition map of the actual geological hazard points and the AUC curv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 of risk regionalization based on improve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5)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isk assessment,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ingtou block. The dangerous degree of geological hazard in this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 high risk, middle risk, low risk and no danger, and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in Pingtou Town is obtain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山,张业成,胡景江,高庆昭;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J];第四纪研究;2000年06期
2 沈艳杰;安徽省地质灾害分类及统计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2期
3 黄春鹏,刘志逊,苏茂凯;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出版[J];工程勘察;2001年02期
5 吕义清,李智兰;宣岩沟地质灾害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S1期
6 ;地质灾害可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7 郭跃,林孝松;地质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第12卷第1~4期(总第38~41期)总目次[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9 刘国治;安溪县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J];福建地质;2001年01期
10 卢耀如;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顺泉;;湖南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意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张业成;张春山;张梁;;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7-28)[C];1993年
3 卢耀如;;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4 卢耀如;;积极防治地质灾害 与自然和谐共处[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5 徐卫亚;孙广忠;许兵;;论地质灾害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6 刘传正;胡海涛;;地质灾害系统的初步探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徐卫亚;;地质灾害分类体系[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蔡立梅;周永章;石丙飞;窦磊;付伟;付善明;;地质灾害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孟凡森;洪益青;;开滦林西区域地质灾害变形监测与治理[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施伟忠;;湖北省2003年地质灾害回顾及2004年主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A];自然灾害综合趋势分析研究——2004年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综合趋势分析会商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大锐;重新认识地质灾害[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通讯员 刘悦 叶久德;西昌电业局战地质灾害保线路平安[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宋为伟;云南楚雄多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记者 郑娜 实习生 陈宁;山西斥资11.9亿整治农村地质灾害[N];发展导报;2007年
5 张健;我省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惠及百万群众[N];贵州日报;2007年
6 易博文邋通讯员 贺正;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全面展开[N];湖南日报;2007年
7 ;乐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N];乐山日报;2007年
8 刘海;地质灾害涉险户住上了“放心房”[N];南充日报;2007年
9 梁建东;我省将斥巨资治理地质灾害严重村[N];山西政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树彬;我市将投入1亿元治理农村地质灾害[N];忻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苗苗;黄土高原陕甘宁地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与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7年
2 鲁道洪;汶川震区地质灾害输沙规律与山区河流演化趋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宇;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韩冰;雅安地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童广勤;三峡水库库首段斜坡变形时变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孟庆凯;基于3S技术的卧龙大熊猫生境地质灾害影响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姚丹丹;面向旅游安全的地质灾害数据协同服务技术架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8 武继峰;多元信息融合的交通干线地质灾害快速应急与监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习建军;海底介质地震波场模拟及在典型地质灾害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韩笑;城镇化与地质灾害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陕西省坪头镇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胡勇;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3 林梅惠;地质灾害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芳芳;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地质灾害及其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章鹏;县级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颖;滇西盆岭交错区公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治理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杨t,
本文编号:1458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5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