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断陷盆地边界断层分段的层序地层响应特征——以南堡凹陷西南庄断层上盘陡坡带东营组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4 04:23

  本文关键词: 断陷盆地 南堡凹陷 边界断层分段 层序地层 层序构成样式 出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综合3D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以三级层序为时间单元制作了不同时期断层位移曲线和断面倾角分布图,对西南庄断层分段的断面几何学与东营组时期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庄断层分段控制了其上盘褶皱几何形态。其中,向斜(半地堑)位于断层位移极大段,背斜位于断层位移极小处即断层段连接处;断层分段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具有明显对应关系,在位移极大段,断层面较陡,而断层段连接处,断层位移较小,对应的断层倾角也较小。边界断层分段活动控制了盆地内可容纳空间、物源供应和古地貌。在断层段中央附近断层活动速率最大,物源供应速率最低,可容纳空间一直是增长的,层序内部准层序以退积和加积式叠置方式为主。而断层段连接处,断层活动速率最小,物源供应速率最高,可容纳空间以下降为主,层序内部准层序以进积式叠置方式为主。因此,沿边界断层走向断层活动性差异控制了层序内部构成样式,是控制断陷盆地陡坡带储层和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3D seismic data and drilling data , the fault displacement curve and the profile inclination distribution chart of different periods are produced in order of three - level sequence as the time unit . The geometry of the fault section and the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Dongying Formation are analyzed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6)~~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 最初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层序地层学认为全球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层序演化的主要因素[1-3]。虽然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构造沉降规模大,但是相对于海平面变化而言,构造因素对层序演化的影响是次要的[4-5]。但在陆相断陷盆地中,边界断层控制了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沉积充填,其上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东来;沛城镇断陷盆地矿泉水形成机理[J];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1期

2 孟令超;吴芳;马述江;;山西断陷盆地成因机制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张树林;费琪;叶加仁;;断陷盆地边缘凹陷类型及其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1期

4 丁长辉;单玄龙;王凤俊;王贵重;杨书江;杜大伟;;塔里木盆地东南侏罗纪断陷盆地形成机理及演化分析[J];新疆地质;2007年01期

5 李鑫;王洋;孙伟国;王建强;杨佳佳;;东北地区白垩纪断陷盆地群形成模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10期

6 武烈;山西断陷盆地内强震重复特点[J];山西地震;1984年04期

7 武烈;山西断陷盆地内强震的原地重复特点[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03期

8 罗焕炎,孔祥红,高维安;山西断陷盆地带形成机制的初步数值模拟[J];地震地质;1988年01期

9 解习农,任建业,焦养泉,葛立刚;断陷盆地构造作用与层序样式[J];地质论评;1996年03期

10 刘申芬;李国防;王凤茹;;谭头—大章断陷盆地边缘成矿条件探讨[J];矿产勘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德天;王华;王清晨;;中国东部第三系典型断陷盆地幕式构造旋回及层序地层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江;;新疆阿其格库勒断陷盆地第三系陆相层序地层及化学地层探讨[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刘金兰;李庆春;何秦娥;;小波多分辨分析分离山西断陷盆地重磁场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赖生华;陆先亮;束青林;蔡燕杰;;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陈园田;王志鹏;黄卿团;叶建辉;何丹明;;福建沿海的断陷盆地、平原、海湾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张德波;谭泽新;张欣;;东莞断陷盆地第三系地层的工程岩土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华;张瑞生;庄新国;王根发;;断陷盆地深水环境厚煤层堆积的证据与条件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丁厚祥;何嘉敏;刘立新;;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集地区断陷盆地石膏矿找矿[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9 周海民;;小型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鲜本忠;王永诗;;构造活动对断陷盆地层序构型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晏燕;再次把“贫油”帽子甩进太平洋[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金兰;重磁位场新技术与山西断陷盆地构造识别划分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云龙;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兴富;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李蔚伟;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断陷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旭东;东北中生代断陷盆地群成盆机制与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玉;延庆断陷盆地地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459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59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