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吉林省舒兰煤业五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23:25

  本文关键词: 采空区 地面塌陷 危险性评价 可拓学理论 粗糙集理论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吉林省舒兰市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开采历史近百年。由于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且由此引发的建筑物被破坏、耕地被破坏等问题亦相当严重。五矿位于舒兰市煤田西南部,相关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以五矿为研究对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收集研究区资料,了解区内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同时根据掌握的矿区井田资料,确定矿区开采基本情况以及矿床和煤层的基本特征,并详细统计区内已有的96个采空区的规模、空间分布、停采时间等详细信息。(2)进行研究区地面塌陷的室内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确认。首先,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检查等预处理措施,之后结合区域地形图以及GoogleEarth影像进行地面塌陷的室内遥感解译。解译完成后,参照解译结果进行地面塌陷野外现场调查确认。最终,研究区内共确认7处地面塌陷和1处地裂缝。(3)根据研究区地面塌陷的调查结果,分析区内地面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地面塌陷坑口呈不规则和椭圆形状;区内地面塌陷发育位置沿北东向呈条带状分布。根据区内地层主要是砂岩、泥岩等中软沉积岩,煤层倾角较小以及顶板管理办法为全部陷落法等特点,确定区内地面塌陷的成因主要是采空区顶板冒落。同时,根据矿区实际情况,确定区内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及构造体特征、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煤层特征的影响、采矿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4)对区内96个采空区进行了相对危险性分级。根据矿区采空区特点选取地质构造、顶板抗压强度、顶板抗拉强度、埋深、倾角、相邻采空区影响和存在时间7个因素作为区内采空区危险性分级的评价指标,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确定,之后利用可拓学理论对所有采空区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Ⅳ级危险性采空区0个,Ⅲ级危险性的采空区4个,Ⅱ级危险性采空区个77,Ⅰ级危险性的采空区15个。参考采空区危险分级结果,粗略的划定研究区地面塌陷的高危区,为之后的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5)对区内地面塌陷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与分区。根据区内地面塌陷的调查结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构造影响程度、地表水发育程度、煤层倾角、开采深度、开采厚度、采空区空间迭置层数、停采时间7个影响因子;之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组合赋权,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然后基于粗糙集理论,借助ArcGIS软件对研究区地面塌陷进行危险性分区。分区结果显示,研究区地面塌陷较危险区域位于矿区西北方,该区域采空区深、倾角大,受断层影响,与第5章由采空区危险性粗略确定的地面塌陷高危区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结果相互印证,表明区内地面塌陷危险性的分区比较合理。因此,研究区地面塌陷危险性的区划结果可为该区域地面塌陷的防治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325.3;P6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架;刘云彪;;荆门某地面塌陷原因分析[J];岩土力学;2002年S1期

2 孙法德;鸡西市地面塌陷危害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2期

3 张红日;石潇;牛兴丽;陈杰;;山东省矿山地面塌陷状况与恢复治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4 罗志吉;姚津;;前游子庄地面塌陷形成原因及防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5 高峰;;科学解读地面塌陷现象[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7期

6 程鉴基;;广州市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对策的初步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7 程鉴基;;广州市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对策初步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1期

8 俞解星;;强排水疏干引起地面塌陷的特征与防治[J];能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9 胡宗汉;唐山市东矿区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及其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04期

10 伍学进;;武昌陆家街地面塌陷之我见[J];地球;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士军;渠玉冰;卢磊;;河南省地面塌陷的类型及危害[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2 张洪明;田维强;;沿河县谯家镇抬头井地面塌陷成因及机理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世安;;鸡西矿区地面塌陷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陈文林;俞解星;;福建大田县蔡山矿区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雷万荣;黄永泉;唐春梅;江凌云;;江西莲花县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分析[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细元;廖六根;;萍乡矿区地面塌陷特征与治理建议[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洁金;阳军生;刘宝琛;王宏贵;;岩溶地面塌陷风险分析的模糊故障树模型[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刘源;张可能;;桂林某公路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张长敏;董贤哲;祁丽华;赵波;;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国华;;江西省瑞昌市地震次生地面塌陷特征[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中夫;葫芦岛地面塌陷致6人失踪[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蒋中意;武义桃溪和履坦采矿区地面塌陷[N];金华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刘国荣;湖南虎塘村“7·25”地面塌陷成因查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应勇华;吉安治理地面塌陷有了地学依据[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赵祥兵 李传磊;埠村煤矿或将地面塌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贾莹;甘肃2500个矿山地面塌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李海湘;广州白云区地面塌陷300平方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武健强;地面塌陷对城市地质工作的启示[N];中国矿业报;2013年

9 刘国荣;武冈市邓元泰镇蔡家塘村发生岩溶地面塌陷[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通讯员 刘光生 记者 刘如春;佛山地质局完成高明富湾地陷勘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波;基于螺旋平行线的地面塌陷变形分布式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2 王和平;舒兰市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刘攀;吉林省舒兰煤业五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刘江龙;广州市地面塌陷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价[D];广州大学;2006年

5 郭丰敏;舒兰市地面塌陷的危险性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6 席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矿区地面塌陷严重程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袁鹏;水侵城市土质路基地面塌陷机理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郑小战;广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谭红艳;广州市白云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10 卢丹美;广州市金沙洲地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6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