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压作用下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本文关键词: 围压 峰后应力-应变 强度参数演化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假定峰后软化阶段任意一点皆满足摩尔库仑极限破坏条件,建立岩石峰后后继屈服面模型。利用岩石峰值处和残余阶段初始处应力状态绘制几组莫尔应力圆,获得不同围压下峰值处和残余阶段初始处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然后分别建立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同围压的函数关系。基于莫尔-库仑准则,以最大主应变ε作为软化参数,以分段线性函数形式演化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正切,反求内摩擦角φ,从而建立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数值算例研究Tennessee大理岩三轴试验的峰后应变软化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合理而可靠,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峰后力学行为。
[Abstract]:Assuming that any point in the post-peak softening stage satisfies the limit failure condition of Mohr Coulomb, a yield surface model is established. Several sets of moire stress circles are plotted using the stress state at the peak value and the initial residual stage of the rock. The cohesion force c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蠁 at the peak value and the initial residual stag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are obtained, and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hesion force c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蠁 is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Mohr Coulomb criterio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蔚 is used as softening parameter, and the tangent of cohesion force c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蠁 is obtained in the form of 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蠁 is obtained inversely. The post-peak strain softening process of Tennessee marble is studi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post-peak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post-peak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72358) 中南大学硕士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2016zzts448)~~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结构和组成成分复杂,是一种复杂力学性质的材料。其峰后力学特性既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刚性试验机的研制,为研究岩石峰后力学行为提供了基础。围岩松动圈理论表明岩体峰后力学特性才是决定巷道稳定性的关键,因此研究岩石的峰后力学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臣业;鲜学福;姜永东;王臣;;砂岩加载试验峰后变形、破坏与应变能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2 王东;王丁;韩小刚;周晓明;;侧向变形控制下的灰岩破坏规律及其峰后本构关系[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3 王学滨;;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4 李文婷;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袁超;;基于莫尔 库仑准则的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5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岩石峰后非达西流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6 韩建新;李术才;李树忱;杨为民;汪雷;;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2期
7 李树忱;汪雷;李术才;韩建新;;不同倾角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峰后变形破坏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8 张黎明;王在泉;李华峰;孙辉;;粉砂岩峰后破坏区应力脆性跌落的试验和本构方程研究[J];实验力学;2008年03期
9 王学滨;;峰后脆性对非均质岩石试样破坏及全部变形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Zeng-hui ZHAO;Wei-ming WANG;Xin GAO;;基于峰后刚度劣化的软弱岩体强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黎明;王在泉;宋全锋;贺俊征;;粉砂岩卸荷破坏全过程的试验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亚武;赵震英;陶振宇;;岩石材料的分叉和稳定性[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钧;潘鼎元;;岩石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A];岩石力学新进展[C];1989年
4 雷冬;余快;李昂;邵国建;任青文;;岩石材料全场变形测量和损伤应变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平洋;峰后岩体宏细观破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韩建新;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岩体峰后变形特性和隧洞结构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谷新保;近场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岩石类材料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5年
4 李文;基于钻进响应的岩石(体)特性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平;三维应力下岩体试件峰后的渗流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秉政;深部硬岩峰后力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江益辉;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峰后损伤破坏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夏晗;动态荷载下岩石裂纹的扩张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丁严昊;螺旋型取芯钻头岩石钻进负载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白象元;应力波作用下脆性材料破坏过程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瑞;基于细观力学的岩石热膨胀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杨凡;微波照射下岩石损伤机理的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9 伍杨;含水多孔岩石材料冲击动态力学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吴涛;微波照射引起岩石抗冲击性能变化的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5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7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