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M算法的地震小断层自动识别
本文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断层 自动识别 地震属性 出处:《煤炭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小断层解释的准确率,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断层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构造部位和非构造部位地震属性特征,建立SVM两分类的断层识别模型。首先,研究支持向量机两分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表明支持向量机在两分类问题上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然后建立断层正演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属性的断层响应特征,表明断层分布与属性值变化趋势相关;通过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和正演模型的分析,表明利用地震属性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预测小断层具有可行性。从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方差、曲率等与断层相关的属性集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属性,确定4种互相关性低的地震属性。利用14口钻井、3条巷道的地震属性和断层信息共606个数据,选取400个作为训练样本,构造SVM断层识别模型;206个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断层识别,识别正确率达到98%。利用地震属性建立的SVM断层自动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小断层,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缩短了解释周期;钻孔分布越均匀、数目越多,解释精度就越高。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mall fault interpretation, an automatic faul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fault recognition model of SVM two-class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SVM two-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are studied, which shows that SVM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in the two-classification problem. Then the fault forward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aul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ismic attributes are analyzed, which shows that the fault distribution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 trend of attribute valu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 and forward model, it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predict small fault by using seismic attribute as input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extract variance from post-stack seismic data. Curvature and other attributes related to fault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four kinds of seismic attributes with low correlation are determined. 606 seismic attributes and fault information of 14 boreholes and 3 roadways are used. The SVM fault recogni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selecting 400 samples as training samples. 206 data are used as test samples for fault recogni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is 98. The automatic recognition model of SVM fault based on seismic attributes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small faults.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human subjective factors and shortening the period of explanation; The more uniform the borehole distribution and the more the number, the higher the interpreta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40214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6001-001)
【分类号】:P631.4
【正文快照】: 常规的断层解释通过观察地震剖面上振幅、相位和时差等特征识别断层,由于小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变化微小,难以肉眼识别[1],解释结果受到解释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地震属性是地震数据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运动学、动力学、几何学及统计学特征。在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等领域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迪纳利断层系的板块动力学问题[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5期
2 高如曾;;用地震动力学信息寻找微小断层的尝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8年04期
3 郭玲宣;微小断层的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3期
4 蔡德所,张继春,刘浩吾;长江三峡地区断层分布特征的分形研究[J];中国三峡建设;1996年04期
5 周学年;罗伍;;李嘴孜矿小断层分布规律[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S1期
6 平贵东;付晓飞;胡才志;;多边断层研究现状[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7 杨杰;陈新民;沈建;;断层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9期
8 时振梁;朱传镇;;新西兰阿尔派恩断层和地震(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8期
9 李时毓;施树江;;对太原盆地活动性断层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2期
10 崔若飞,陈萍;模式识别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学年;罗伍;;李嘴孜矿小断层分布规律[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2 陈端新;吴时国;孙启良;马玉波;;多边形断层为通道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沈海超;程远方;王京印;赵益忠;张建国;;断层扰动下地应力场三维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宽;罗晓容;宋国奇;郝雪峰;邱桂强;宋成鹏;雷裕红;向立宏;刘克奇;解玉宝;;油气运移过程中断层启闭性的量化表征参数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王晓丽;刘菁华;王祝文;;断层上方第四纪覆盖层中氡气迁移方式的计算机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杏芳;郑晓东;杨昊;王玲;李艳东;徐光成;;基于流形的地震属性特征提取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赵迪;黄捍东;张如伟;;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李芳;王守东;陈小宏;;基于模糊逻辑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伟;王永刚;;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分析[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陈胜红;;多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的一般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军;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2 张丽芬;不同因素对于断层动力学破裂过程复杂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卓燕群;断层亚失稳阶段变形场时空演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4 邓虎成;断层共生裂缝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分布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峰;非平面断层与等效平面断层的破裂动力学及辐射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王亚民;乌尔逊凹陷断层垂向封闭性时空演化及与油气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7 崔殿;准噶尔盆地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对断层输导性能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郭玲莉;断层失稳滑动瞬态过程的实验观测与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9 封东晓;张扭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汪仁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夏子街走滑构造[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先明;基于GPS数据与PCAIM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吴镇禹;大庆萨尔图油田南三区西部断层成因机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首帅;呼和湖地区构造解释及构造演化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侯甫;东辛永3断块低级序断层特征及分布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5 吕晗;扶余/松原—肇东断层南段地震危险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6 田宇;川西坳陷东坡断层特征及其对天然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7 云龙;拐折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8 许俊峰;垦利油田低序级断层描述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和平;有限单元法在跨断层水准变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10 韩双;低序级断层的地震精细描述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487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