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年
本文关键词:大地构造相在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年
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
刘成东 莫宣学 罗照华 喻学惠 李述为 赵欣
【摘要】: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青海省腹地,是一个多旋回复合造山带。研究表明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显生宙主要经历三个构造-岩浆旋回,即早古生代加里东旋回、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西-印支旋回以及新生代喜马拉雅旋回。而晚海西-印支旋回在研究区是一个最重要和最完整的构造-岩浆旋回,尤其是三叠纪花岗岩构成东昆仑造山带侵入岩的主体。多数花岗岩类岩石中都存在大量的暗色微粒包体,而这些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直接标志。花岗岩及其包体蕴藏着丰富的有关岩浆作用和深部过程的信息,是揭开壳—幔作用和造山作用过程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开放体系岩浆作用理论为指导,并利用岩石探针思路和方法,综合研究岩石及其中包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和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特征,探索花岗岩的成因进而追溯造山带地壳生长过程与机制。
【作者单位】:
【分类号】:P588.1
【正文快照】:
造山带花岗岩体规模大小变化很大,多呈大型线状复式岩基型式产出,总体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岩体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截然的,有时是渐变过渡的。经常表现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接触关系,如清水泉以北的约格鲁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最后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信,朱云海,殷鸿福,王国灿,陈能松,侯光久;大地构造相在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徐强;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沉积环境和盆地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6年00期
3 徐强;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沉积环境和盆地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6年20期
4 刘成东,周肃,莫宣学,罗照华,喻学惠,李述为,赵欣;东昆仑造山带后碰撞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约束[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克信,陈能松,王永标,龚一鸣,黄继春;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序列重建方法初探[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200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简介[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7 梁斌,王国灿,张克信;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构造混杂岩带左旋斜冲韧性变形特征[J];矿物岩石;2001年02期
8 殷鸿福,张克信;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些特点[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朱云海,张克信,陈能松,王国灿,侯光久;东昆仑造山带不同蛇绿岩带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朱云海,PanYuanming,张克信,陈能松,王国灿,侯光久;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讨论[J];矿物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东;莫宣学;罗照华;喻学惠;李述为;赵欣;;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秉璋;索有贤;古凤宝;朱迎堂;;昆秦接合部造山带蛇绿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3 陈冠宝;;论解体“江南古陆”的理论基础、实现途径和意义——以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研究为例[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4 徐佩芬;刘福田;孙若昧;刘建华;陈辉;;大别—苏鲁造山带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永双;熊探宇;王科;李德建;张春山;刘景儒;;造山带深埋隧道岩爆灾害预测途径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方正;胡宝群;吕古贤;刘瑞珣;;造山带地压梯度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成因探讨[A];地壳深部压力状态与地质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文津;徐中信;于占元;车敬凯;高锐;卢德源;;喜马拉雅造山带研究中的深地震反射技术[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陈炳蔚;;横断山式造山带的某些特点[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9 张利;张宏飞;钟增球;王林森;;桐柏-大别造山带高压变质单元各岩类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周新华;英基丰;张连昌;王非;郭锋;;东亚造山带碰撞后引张的地球化学记录:晚中生代火山岩时代与源区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莉 康维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康维海;[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杨健 娄玉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记者 朱蓓宁 实习生 王佳华;[N];南通日报;2009年
6 康维海;[N];青海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万明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山岗;[N];中国黄金报;2007年
9 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 宋顺昌 张军 韩生福;[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清峰;东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2 赵财胜;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克信;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0年
4 孙延贵;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西北大学;2004年
5 徐强;造山带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晓波;中国若干典型陆内造山带演化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杨群周;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金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地质组成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9 潘彤;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邴志波;辽东古元古代岩石圈结构与演化[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晓平;造山带锆石年代学研究——以金水口地区为例[D];吉林大学;2004年
2 丁正江;青海省苦海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建峰;小兴安岭东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4 尤世娜;三江义敦岛弧(中北段)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周丽云;冀北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流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张维;内蒙古达茂旗地区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埃达克深成岩SHRIMP年代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7 王立社;天山造山带中段(乌库公路—托克逊库米什)古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D];西北大学;2005年
8 韩红卫;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的确定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强娟;青藏高原东北缘宗务隆构造带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李艳锋;青海都兰县可可沙地区变质岩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地构造相在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