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水文地球化学 呼伦贝尔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高纬度草原。近年来该区矿业的迅速发展,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露天煤矿开采活动深刻地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赋存环境和水循环条件,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地下水作为地质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载体,对矿区内相关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草原矿区诸多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均有赖于对地下水流动、赋存以及水质演化规律的研究。因此,对于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伊敏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演化历史资料,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矿区地下水流场的演化;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等值线图对比、piper三线图、库尔洛夫式、吉布斯图法、离子比例系数法以及PHREEQC等对矿区水化学特征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露天开采活动改变地下水流场,在矿区形成降落漏斗。矿坑处地下水位降落124米,降落漏斗总面积达100 km~2;以矿坑为中心,地下水位下降大于20m的区域面积达84.1km~2;柴达敏诺尔处地下水位下降5-10m;柴达敏诺尔以北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小于2m。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导致矿区地层被疏干,疏干范围由上到下逐层减小,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以矿坑为中心的区域,第四系疏干面积约为69.2km~2;向下第二层、第三层以及第四层含水层的疏干面积分别为44.6km~2、29.9km~2和22.7km~2;第五层含水层以及第六层隔水底板在矿坑处被疏干。(2)露天开采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由之前的1153.2减小为821.3万m~3/a;蒸发量由3793.7减小为2957.4万m~3/a;伊敏河侧向补给量由456.7增加为1836.5万m~3/a,是天然状况下的四倍,其向区内补给的河段也明显增长,由之前的1.7km增加到9.8km,侧向补给流速是天然状况下的10倍左右;区域外侧向补给以每年大于天然状况1673.7万m~3的速度向区内地下水补给。以2541.8万m~3/a的速度进行人工疏排成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的排泄途径。(3)露天开采活动极大的加速了地下水的循环速度,研究区南部地下水流速明显增加的区域面积达103.2km~2,平均流速为1.06 m/d,是自然状况下的8倍。矿区北部地下水流速与天然状况下相当,均值为0.17m/d,流速未受影响区域的面积约为82km~2。(4)煤矿开采前后矿区水化学成分演化特征主要表现在:pH值明显降低,总硬度-TH、Ca~(2+)、Mg~(2+)离子和SO_4~(2-)离子质量浓度升高,而TDS、COD、EC、Na~+、K~+、HCO_3~-等均呈降低趋势。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从以HCO_3~-Na·Ca·Mg型为主变为以HCO_3·SO_4~-Na·Ca·Mg型为主,由碳酸型向碳酸-硫酸型过渡,水化学类型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简单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5)露天煤矿开采疏排地下水使矿区地下水向着淡化方向发展,以矿坑为中心的地区TDS、COD、EC、Na~+、K~+、HCO_3~-等化学指标均呈降低趋势。对比煤矿开采前后,除TH、Ca~(2+)、Mg~(2+)和SO_4~(2-)离子外,矿坑所在位置由采矿前的离子高浓度区演化为低浓度区;煤矿开采影响区各指标浓度明显低于非影响区,这也是地下水向着淡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非影响区柴达敏湖多年受纳地表污染物,以及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有关,导致研究区北部非影响区各指标浓度偏高。(6)研究区天然状况下地下水离子主要来源于长石和石膏等的风化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沉淀等作用,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的控制;煤矿开采强烈疏排地下水加速了水岩相互作用,使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等均处于非饱和状态而不断溶解,水岩相互作用成为控制矿区水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相比于开矿前SO_4~-明显增多,hCO_3~-含量下降,这是煤层中硫化物以及黄铁矿等在地层相对开启的状态下发生氧化作用以及地下水静压力下降导致脱碳酸作用的结果;在地下水排泄区有水中Ca~(2+)、Mg~(2+)与粘土中的Na~+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发生。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mining area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n the mine area is reduced by a certain extent . ( 4 )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hemistry in mining area before and after coal mining mainly show that the pH value is obviously lower , the total hardness - TH , Ca ~ ( 2 + ) , Mg ~ ( 2 + ) ion and SO _ 4 ~ ( 2 - ) ion mass concentration increase ,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DS , COD , EC , Na ~ + , K ~ + , HCO _ 3 ~ - etc . ( 6 ) In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the study area , the underground water ion mainly comes from weathering , dissolution , calcite and dolomite 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 etc .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oundwate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and rock and the evaporation concentr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752;P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喜迅;;露天煤矿的特点及安全生产对策探析[J];今日科苑;2008年08期
2 苏衍江;天气变化对露天煤矿生产的影响[J];黑河科技;1999年01期
3 蔡景新;;我国的露天煤矿[J];地球;1996年01期
4 张国才;;选采在兴隆矿务局西露天煤矿的应用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5 赵振华;;浅析几种关键技术在露天煤矿测量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6 赵锡刚;;露天煤矿边坡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矿业;2013年01期
7 杨炳琪;;露天煤矿的庞大机器[J];世界知识;1980年22期
8 许春枝;关于露天煤矿边坡勘探工作的几点建议[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年01期
9 丁毅民,陈彦群;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在露天煤矿扩建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3期
10 刘艳萍;;浅谈露天煤矿提高块煤率的措施和效果[J];科技资讯;2012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艳;蒋莉;;露天煤矿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才庆祥;;我国亿吨露天煤矿群及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3 赵浩;白润才;;低碳经济下的露天煤矿建设[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浩;白润才;;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艳博;李占金;何满潮;;露天煤矿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芮勇勤;杨天鸿;徐小荷;张幼蒂;周昌寿;;露天煤矿高大腰层蠕动边坡失稳流变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田新禾;;露天煤矿的开要与生态重建[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申力;纪玉石;解连江;李国柱;张天文;;小龙潭露天煤矿北帮边坡岩体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分析[A];现代化露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露天采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广东;刘小翠;;内蒙古草原露天煤矿复垦模式的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赵浩;白润才;刘光伟;;低碳经济下的露天煤矿建设[A];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徐大伟 刘志军;露天煤矿实现第19个安全生产最好年[N];哈密报(汉);2008年
2 孙英威 李勇;黑龙江年产千万吨露天煤矿获准[N];中国企业报;2008年
3 通讯员杨爱兰;准东两家露天煤矿备战冬季供求高峰[N];昌吉日报;2008年
4 李云平;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被列为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工程[N];西部时报;2009年
5 新华;我国最大露天煤矿哈尔乌素煤矿将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8年
6 任君;我国最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投产[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予阳 实习生 柴洁;露天煤矿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N];经济日报;2009年
8 马淑芬 记者 曲声;鲁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近350公顷用地获批复[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9 赵静;山西省或新增18座露天煤矿[N];中国煤炭报;2012年
10 记者 王佳丽;从严加强露天煤矿管理[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勇;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徐晓惠;露天煤矿顺倾层状软岩边坡三维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薄志毅;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变形预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贾晓晴;古莲河露天煤矿环境影响与景观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忠强;露天煤矿拉斗铲台阶稳定性与合理参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舒继森;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关键影响因素及边坡治理与采矿一体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彭洪阁;开采扰动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影响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张智明;露天煤矿生产规模优化及综合工艺匹配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周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与时效边坡多参数耦合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郑友毅;露天煤矿最终境界与开采计划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建洲;平朔东露天煤矿采空区处理与采矿一体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海荣;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杨飞;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布沼坝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系统可靠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张利忠;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二采区3号煤层开采方案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5 代光;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过无煤区开采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6 王桂林;黑岱沟露天煤矿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协调开懫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7 冯海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8 胡常礼;露天煤矿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红超;胜利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10 雷雨;露天煤矿设计中环境成本内生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2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9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