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发布时间:2016-10-25 15:33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徐晶  张国平  张芳华  蔡芗宁  

【摘要】:本研究利用1990年-2004年的地质灾害、气象资料及遥感地质数据,尝试将降水观测与遥感地质数据结合起来,建立用于业务运行的我国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气象预警模型。首先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确定触发灾害的历史降雨,再利用信息量模型集成地质和地理环境要素,对全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以此作为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对静态背景。在此基础上,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将动态的降雨预报输入和静态的危险性分布结合起来,建立地质灾害综合气象预警模型,对预报降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等级预报。用实际观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将气象因素与地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纳入模型是可行的,模型能满足预警系统业务运行的要求,是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分类号】:P451;P694
【正文快照】:

1.前言广义的滑坡,泛指岩土体失稳而发生位移,包括各类滑坡、崩塌、泥石流,都可因多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有坡度、高程、地下水、斜坡岩石结构和岩性、植被状况等,但降雨始终是最重要的触发因子,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媛,孟晖,董颖,胡树娥;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基于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2期

2 刘传正,温铭生,唐灿;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4年04期

3 韦方强,胡凯衡,崔鹏,杨坤;不同损失条件下的泥石流预报模型[J];山地学报;2002年01期

4 文科军,王礼先,谢宝元,于志民,林敦臻,杜鹏志;暴雨泥石流实时预报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吴树仁,胡道功,谭成轩,石玲,徐瑞春,梅应堂;长江三峡库首区滑坡灾害空间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S1期

6 柳源;中国地质灾害(以崩、滑、流为主)危险性分析与区划[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1期

7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乐红;徐林荣;刘宝琛;;组合赋权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2 陈平;丛威青;;GIS支持下的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孙厚才,沙耘,黄志鹏;山洪灾害研究现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6期

4 石菊松,张永双,董诚,吴树仁;基于GIS技术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J];地球学报;2005年03期

5 吴树仁,董诚,石菊松,张永双,韩金良,何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年06期

6 刘传正;张明霞;刘艳辉;;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初步研究[J];地学前缘;2006年01期

7 胡新丽,唐辉明;GIS支持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框架设计[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1期

8 吴树仁,周平根,雷伟志,马军;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重大科技问题讨论[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9 陈奇,李智毅,石怀伦;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思路与基本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吴树仁;;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某些新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以伟;周月华;陈正洪;谌伟;金琪;王仁乔;王珏;;降雨因子对湖北省山地灾害影响的分析[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2 吴烈善;;我国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京红;韦方强;邓波;曾文芹;顾林康;;暴雨泥石流预报模型与方法的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魏丽;陈双溪;边小庚;;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测基础试验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尤凤春;史印山;傅昺珊;王福侠;裴雨杰;;河北省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及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张贤坤;黄晓东;吴国强;;江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简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刘传正;温铭生;刘艳辉;;基于气象因素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原理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何锋;张建;吕智超;张衍涛;冯春建;季文峰;;基于综合信息量-GIS技术耦合的埕岛油田地质灾害风险区划[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徐晶;姚学祥;;跨学科的地质灾害预警工程[A];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杜惠良;钮学新;殷坤龙;谢剑明;刘礼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的气象条件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李媛;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韦方强;城镇泥石流减灾决策支持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汤家法;山区铁路工务防洪决策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文海家;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戚国庆;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陈晓清;滑坡转化泥石流起动机理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刘文伟;湖南境内高速公路滑坡的动力学过程与监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欧敏;滑坡演化过程CA预测理论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张桂荣;基于WEBGIS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与风险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雨林;三维遥感图像模型在川藏公路典型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2 周彬;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管理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韩丽英;基于滑坡稳定性的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朝安;土力类泥石流源地土体起动预报模型初步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黄兆荣;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福州尚干地区为例[D];福州大学;2005年

6 张鑫;辽宁省自然灾害的第四纪环境背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贺敬;云南省泸水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赵虹;云南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云霞;昆明市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及成因[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葛民荣;牛头嘴滑坡群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双,王红才;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李昂;侯圣山;周平根;;四川雅安市雨城区降雨诱发滑坡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01期

3 韩会增,吕小平;土质边坡坍塌灾害的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家春;公路边坡降雨灾害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胜,王礼先,谢宝元,张忠;京郊山区荒溪灾害危险区计算机制图系统研究与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殷坤龙,晏同珍;汉江河谷旬阳段区域滑坡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3 晏同珍 ,伍法权 ,殷坤龙;滑坡系统静动态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空时定量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4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5 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6 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风险及沟谷泥石流风险度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7 朱良峰,殷坤龙,张梁,李闽;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4期

8 刘传正;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警[J];科技导报;2000年11期

9 晏同珍,殷坤龙,伍法权,白晓辉;滑坡定量预测研究的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6期

10 刘传正;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体系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利冬;;呼和浩特: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将通过手机发送[J];西部资源;2011年02期

2 攻玉山人;;天灾背后是人祸——地质灾害现象透视[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3 廖大海;赵宇;梁小芳;;治理避让并举 彰显民生情怀——临桂县用心防治地质灾害记事[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4 ;四川省各地严防死守最大限度降低地灾损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9期

5 陈国章;黄尚宁;唐之棱;;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灾演练——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7期

6 ;关于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征集照片的启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7 木易;;排查地质隐患刻不容缓[J];瞭望;2010年33期

8 ;四川省各市州着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8期

9 姚义武;王东;孙建国;;枣庄多管齐下严防地质灾害[J];山东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10 张富新;韩正蓉;;兴山县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发;石明生;王俊;杜军;田玲;程晓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甘肃省崇信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居恢扬;;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4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武萍;;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陕西黄土高原诱发地质灾害降雨临界值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辉军;张伟;殷鑫铭;;汶川地震灾区苍溪县震前、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录仕;鲍桂宝;牛宝茹;;川藏公路海子山-竹巴笼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遥感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张茂省;;黄土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军伟;杨巧玉;;西峡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米根孝;[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刘树林;[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程庆展;[N];福建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丁全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记者 文彩云;[N];广西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严志亮;[N];金华日报;2005年

7 通讯员 李月新 潘玲;[N];喀什日报(汉);2005年

8 记者 魏银燕;[N];阿坝日报;2010年

9 周洪;[N];毕节日报;2010年

10 古力;[N];中国环境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建飞;辽宁省地质灾害的潜在性分布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2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3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4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峰;山西省平朔地区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杜军;基于三维影像数据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王涛;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张雪峰;区域性山地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薛凯喜;极端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勇;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D];西南大学;2010年

2 程庆展;福建省地质灾害类型与评价分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成亮;宜万铁路岩溶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宇;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5 许清涛;和龙市地质灾害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勇;黄陵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马宏宇;四川茂县维城乡前、后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岳安;绵竹市绵远河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华平;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3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