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拉雄错地区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潜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 羌塘盆地 拉雄错 上二叠统 烃源岩 地球化学 出处:《中国地质》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主要为一套深灰色—灰黑色薄层—极薄层泥岩,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套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为0.31%~0.72%,并以差—中等烃源岩居多,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2型,有机质母质形成于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主要来源于海相浮游类和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并伴有一定量高等植物的输入,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Abstract]:The Qiangtang basin two Permian raggyorcaka 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s mainly a dark gray - black thin - very thin layer of mudstone, the organic geochemist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s 0.31%~0.72%, and the poor to middle source rocks are mostly organic matter the main type of II2 type, organic matter formed in a reducing environment with certain salinity, mainly derived from Marine Pelagic Algae and bacteria with low aquatic organisms and higher plants, accompanied by a certain amount of input, the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 has reached the high mature stage. The Qiangtang basin two Permian thermoception tea card the source rocks further confirmed the Paleozoic source rocks have a good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geological data of the Qiangtang bas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400301,12120113033004,121201010000150014)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丽娜;;烃源岩测井识别在渤海湾石油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2 刘芳;陈恭洋;李光来;;模糊聚类分析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3年01期
3 朱卫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曹寅;钱志浩;张渠;;烃源岩评价分析项目的优化组合[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3期
5 王宗礼;李君;罗强;邵丽艳;李向阳;;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3期
6 金凤鸣;师玉雷;罗强;董雄英;钟雪梅;;廊固凹陷烃源岩精细评价研究及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2年06期
7 杨涛涛;范国章;吕福亮;王彬;吴敬武;鲁银涛;;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评价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2期
8 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申家贵;烃源岩显微荧光变化研究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年02期
9 王贵文,朱振宇,朱广宇;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10 王栋,姜在兴,贾孟强,张凡芹;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烃源岩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一涛;王忠;;潍北凹陷烃源岩的评价及原油的生成、运移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张利;;利用不同测井模型评价烃源岩的研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赵玉婷;黄党委;单玄龙;;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烃源岩地化特征[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明峰;妥进才;张小军;吴陈君;陈茹;郭力军;;柴达木盆地乌南—绿草滩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5 王淑芝;俞萱;;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李瑞江;付立新;杨桦;梁锋;邓以清;;江西萍乐坳陷西部下二叠统烃源岩评价[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宋换新;文志刚;唐友军;;南陵、无为盆地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评价[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e,
本文编号:1532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3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