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本文选题:泥岩 切入点:开挖扰动区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泥岩高放废物处置库为研究背景,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以泥岩损伤为主线,研究开挖扰动对泥岩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在渗流-应力耦合控制方程中引入损伤变量,建立泥岩的渗流-损伤耦合模型,完成了有限元程序的二次开发。对泥岩巷道由于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卸载以及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开挖扰动影响下围岩的损伤分布形态以及渗透性质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渗透率分布规律与实测结果一致,渗透性扰动区近似为椭圆形,扰动区最大渗透率约为原岩的397倍,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test, the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disturbance on permeability of mudstone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test, taking mud rock damage as the main line. By introducing the damage variable into the seepage stress coupling control equation, the seepage damage coupling model of mudstone is established.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finite element program is completed. The unloading and supporting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caused by excavation of mudstone roadway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damag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evolution law of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 affected by excavation disturbanc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permeability distribution law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and the permeability disturbance zone is approximately elliptical. The maximum permeability of the disturbed area is about 397 times that of the original rock,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2182,5117403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CFB19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1055)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Z013007)~~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天鸿;赵兴东;冷雪峰;唐春安;;地下开挖引起围岩破坏及其渗透性演化过程仿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2 漆小波;张占文;高聪;李波;魏胜;;惯性约束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的渗透性能[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10期
3 谢彤芳,沈珍瑶;低渗透性多孔介质渗透性能测定评述[J];地下水;1997年03期
4 周春圣;李克非;;含裂纹夹杂多孔材料的渗透性理论与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5 严耿升;张虎元;李海鹏;胡向阳;;改良黄土渗透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3年06期
6 陈永贵;叶为民;王琼;陈宝;;砂-膨润土混合屏障材料渗透性影响因素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7 吴爱祥,李青松,尹升华,姜立春;改善高泥矿堆渗透性的机理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王晓辉;;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实验研究方法进展[J];民营科技;2009年12期
9 卢平,沈兆武,朱贵旺,方恩才;岩样应力应变全程中的渗透性表征与试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何俊;万娟;王宇;;压实黏土干燥裂隙及渗透性能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朋改非;刘叶锋;郝挺宇;;国内外混凝土表面层渗透性现场测试技术现状:综述[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敏;钱春香;孙伟;;高强混凝土火灾后渗透性能的变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李敏;钱春香;;高强混凝土火灾后渗透性能的变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李映苓;王国兴;赵逸云;唐智杰;;有序壳聚糖膜对青蒿素的渗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王芳;杨明昌;严丽雪;顾春媛;;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许四法;洪波;杨杨;张祥生;毛玉红;;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系统渗透性能经时变化的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映苓;唐智杰;赵逸云;李学习;;有序壳聚糖膜对神衰果素的渗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高翔;李庆华;徐世p,
本文编号:1562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6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