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古宙基底的形成和演化
本文选题:鲁山 切入点:锆石定年 出处:《中国地质》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鲁山地区保存和出露很好的太古宙基底岩石。文章报道了2件魏庄片麻岩的原岩年龄分别为(2867±5)Ma和(2768±5)Ma,变质作用时代分别为(2775±6)Ma和(2775±56)Ma。结合已发表数据,魏庄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可大致分为2867~2928 Ma和2765~2768 Ma两个阶段;榆树庄片麻岩原岩形成于2829~2897 Ma、2752~2778 Ma和2723 Ma;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2838~2845 Ma、2747~2794 Ma和2730 Ma。尽管三者岩性上存在差异,但原岩形成的期次和时代相当,指示它们在成因上可能存在联系。鲁山多地陆续发现2.8~2.9 Ga的岩石,表明该地区存在一定规模的中太古代基底。通过与胶东、霍邱等地对比,笔者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可能存在中太古代的古老陆块,其重要的初生地壳生长事件发生在2.9~3.0 Ga。
[Abstract]:The Archean basement rocks are well preserved and exposed in the Lushan area. The authors report two samples of Weizhuang gneiss at the ages of 2 867 卤5 Ma and 2 768 卤5 Ma, respectively. The metamorphic ages are 2775 卤6 Ma and 2775 卤56 Ma,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age of Weizhuang gneis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2867 ~ 2928 Ma and 2765 ~ 2768 Ma; Yushuzhuang gneiss was formed at 2829 ~ 2897 Ma ~ 2752 ~ 2778 Ma and 2723 Ma; and amphibolite was formed at 2838 ~ 2845 Ma, 2747 ~ 2794 Ma and 2730 Ma. However, the age and tim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rocks are similar, indicating that they may be related in origin. The rocks of 2.82.9 Ga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many places in the Lushan Mountains,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scale Middle Archean basement in this area. By comparison with Jiaodong, Huoqiu and other place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re may be an ancient Middle Archean continental block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important primary crustal growth event occurred in 2.9g / 3.0Ga.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6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J1506) 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项目(12120114021301,12120113013700,1212010811033) 国家973项目(2012CB416600)联合资助~~
【分类号】:P5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颜;;华北克拉通原型盆地及岩浆活动时空演化对克拉通破坏的制约[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9期
2 朱光;胡召齐;陈印;牛漫兰;谢成龙;;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3 赵越;陈斌;张拴宏;刘建民;胡健民;刘健;裴军令;;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4 李江海,钱祥麟,刘树文,王仁民,陈晶;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性质和演化的重要问题[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5 吴昌华;;华北克拉通的变质沉积岩及其克拉通的构造划分[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6 陈旭瑞,刘建明,杨思道,张安立,曾恒荣;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2期
7 朱日祥;;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8 安美建;赵越;冯梅;杨玉山;胥勤勉;郝俊杰;谭成轩;;什么控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在新近纪的构造活动?[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9 杨明慧;刘池洋;曾鹏;白桦;周进;;华北克拉通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与破坏早期构造变形格局[J];地质论评;2012年01期
10 赵国春,孙敏,S.A.Wilde;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彦超;刘翠;石耀霖;;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苏本勋;周新华;;华北克拉通北缘下地壳多期次改造:捕虏体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安美建;冯梅;赵越;;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所反映的岩石圈破坏过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汪方跃;高山;牛宝贵;张宏;;承德地区-114Ma大北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的制约[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刘善琪;李永兵;朱伯靖;石耀霖;;华北克拉通太行山构造带形成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日祥;;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7 翟明国;;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前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王长在;杨婷;;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壳幔速度结构[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9 翟明国;樊祺诚;;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壳置换:非造山过程的壳幔交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翟明国;;华北克拉通2.1~1.7Ga地质事件群的分解和构造意义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学;华北克拉通原属哥伦比亚超大陆家族[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记者 陈瑜邋唐婷;为“入地”找条路[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英;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的组成与演化[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军鹏;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赞皇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申亮;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董泽义;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界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深部流体分布定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5 顾海欧;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克拉通破坏启动机制和岩浆过程中镁同位素行为的制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武岩;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上地幔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王兴臣;接收函数方法与华北克拉通北部岩石圈结构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柳小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壳幔交换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杨承海;鲁西中生代高镁闪长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庞崇进;华北克拉通东部白垩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菊;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两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世强;华北克拉通北缘狼山西段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系及构造演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蔡书慧;华北克拉通石炭系铝土矿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马鹏斐;侏罗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于洋;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地电磁测深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张,
本文编号:156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6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