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对鲁西隆升过程的影响: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本文选题:磷灰石裂变径迹 切入点:新生代 出处:《岩石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郯庐断裂带(TLFZ)是一条贯穿华北的NNE向巨型断裂带。新生代以来,在郯庐断裂带的两侧及其内部发生了显著的伸展构造变形,形成了泰安-莱芜-蒙阴NW向断陷盆地群,并使鲁西块体发生了急剧的陆内伸展隆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鲁西沂山、徂徕山和蒙山三处进行了大量的样品采集,总计完成了25个样品的测试,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代学结果。结合前人已发表的裂变径迹结果,对鲁西地区新生代与伸展变形有关的剥露-隆升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隆升剥露模式及隆升幅度进行分析,并揭示郯庐断裂带在鲁西新生代热隆升过程中的影响。主要认识有:1)新生代以来,鲁西主要经历了始新世-早渐新世和新近纪以来两期快速剥露-隆升阶段。2)始新世-早渐新世主要表现为幕式差异性快速剥露-隆升,鲁西南受NW向断层控制形成向北、向东的掀斜抬升作用,鲁西北受NE向断裂控制,形成向北、向西的掀斜抬升作用。新近纪以来,进入相对低速区域性剥露-隆升阶段。3)AFT模拟显示,与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幕式快速剥露-隆升相比,中新世以来,鲁西剥露-隆升速率相对减小,但剥蚀量剥露-抬升量较大。故鲁西整体抬升于中新世以来。4)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新生代以来,鲁西宏观上受郯庐断裂带伸展活动影响,越靠近郯庐断裂带剥蚀量越大,局部受NW或NE向断裂控制。
[Abstract]:The Tan-Lu fault zone (TLFZ) is a giant NNE fault zone running through North China. Since the Cenozoic, significant extens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occurr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and its interior,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aian-Laiwu-Mengyin NW trending faulted basin group.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Luxi Mountain, Culai Mountain and Mengshan respectively, and a total of 25 samples were tested. A series of new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geochronology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fission track result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nudation and uplift associated with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 in the western Shandong region are studied. The model of uplift and exfoliation and the extent of uplift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an-Lu fault zone on the process of Cenozoic thermal uplift in western Shandong is revealed. West Shandong mainly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rapid exfoliation-uplift stage since th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and since Neogene. 2) th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wa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exfoliation and uplift of curtain type difference, and the southwest of Shandong was controlled by NW fault to form northward. The nor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s controlled by NE trending faults, forming a northward and westward tilting uplift. Since the Neogene, it has entered a relatively low speed regional denudation and uplift stage. The AFT simulation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apid exfoliation and uplift of th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the rate of exfoliation and uplift in the west of Luxi has been relatively reduced since the Miocene. However, the denudation amount is relatively large. Therefore, the whole uplift of the west of Luxi occurred since the Miocene. 4)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since the Cenozoic, the extension activity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has affected the west of Shandong macroscopically, and the denudation amount near the Tan-Lu fault zone has increased. Locally controlled by NW or NE trending faults.
【作者单位】: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09、4119007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099)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鳌山卓越科学家项目联合资助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星;岳乐平;徐永;孙匴;孙勃;王晓勇;白斌;;从山前砾石看黄河形成与吕梁山隆升[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2 杨坤光,马昌前,许长海,杨巍然;北淮阳构造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差异性隆升[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9年02期
3 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吴珍汉,朱大岗,李晓,冯向阳;辽西医巫闾山的隆升历史[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000年03期
4 吴珍汉,崔盛芹,吴淦国,朱大岗,冯向阳,马寅生;燕山山脉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分析[J];地质论评;2000年01期
5 吴珍汉,崔盛芹,吴淦国,朱大岗,冯向阳,马寅生;燕山山脉隆升的动力学过程[J];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6 张兆琪;;山西大同口泉山隆升-挠褶构造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年04期
7 林秀斌;陈汉林;Karl-Heinz WYRWOLL;程晓敢;王旭龙;付可昂;廖林;肖骏;Bryan KRAPEZ;;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J];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8 邓宾;刘树根;李巨初;王国芝;刘顺;李智武;李祥辉;;若尔盖地区晚白垩世以来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耦合效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9 李宝龙;季建清;罗清华;龚俊峰;庆建春;;滇西点苍山—哀牢山隆升构造样式和隆升时限[J];地震地质;2012年04期
10 刘树根,罗志立,戴苏兰,Dennis Arne,C.J.L.Wilson;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霜;唐玉虎;方小敏;宋春晖;高军平;朱强;;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与环境效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迟效国;;青藏高原脉动隆升的数值分析[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袁万明;;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雄飞;顾延生;;昆仑山何时开始隆升的一系列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序常;李廷栋;陈炳蔚;刘训;潘桂棠;;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隆升机制及其对大陆变形的影响[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7)[C];1994年
7 王宗秀;李涛;柳永清;;北天山新生代板内造山的隆升历史[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8 石许华;王二七;王刚;樊春;刘静;;金沙江水系下切与玉龙-哈巴雪山顶峰的隆升[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海兵;杨经绥;;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隆升的证据[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宗秀;李涛;柳永清;;新生代博格达山链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摘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洁尉;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已隆升接近最高点[N];广东科技报;2011年
2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李述武 胡安慰;观测青藏高原块体隆升移动变化[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汪昌亮;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护军;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东秦岭的隆升[D];西北大学;2004年
3 吴堑虹;大别造山带后造山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王勇;最近1.2Ma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6年
5 林秀斌;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建星;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世民;忻定盆地第四纪断块活动分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8 龚明权;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黔北—川南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隆升—沉降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鸣;西藏高原始新世与现今两期应力场的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世杰;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亓亮;西秦岭中新生代的造山作用及隆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刘兵;碎屑矿物年代学对佳木斯隆起隆升时间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黎兵;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春辉;藏东南(中甸)区域隆升动力模型:地球化学和热年代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徐华;小兴安岭新生代隆升过程及隆升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张广平;广东省中生代典型侵入岩隆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高旭;若尔盖中间地块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新生代隆升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1578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7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