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区域形变特征分析及发震模型探讨
本文选题:芦山地震 切入点:龙门山断裂带 出处:《地质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2010年和2013年两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分析了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区域形变特征。结果显示,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天全-泸定区域垂直形变速率为6~8mm/a,远大于汶川地震前的形变速率,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前该区域库伦应力值的积累起加速作用;临近四川盆地的雅安至名山区域的垂直形变速率为-3~-6mm/a。从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地震破裂带及余震分布区域来看,两次地震中间出现一段"地震空区",应力可能会在空区加速积累,应加强该区域地震监测和预报。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cision leveling data of 2010 and 2013, the region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west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Lushan Ms7.0 earthquake are analyzed. Before the Lushan earthquake,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rate of Tianquan-Luding region in the southwest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as 6 ~ 8 mm / a,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ccelerated the accumulation of Coulomb stress in the region before the Lushan earthquake.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rate from Ya'an to Mingshan region near Sichuan Basin is -3 ~ 6 mm / a. From the earthquake rupture zone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A section of "seismic gap" appears in the middle of two earthquakes, and the stress may accele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gap, so th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s in this reg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基金】: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编号:2015FY210400) 中国地震局“三结合”项目(编号:CEA-JC/3JH-163704)联合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3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仁威;;龙门山断裂带巡礼[J];科学大观园;2008年13期
2 陈群策;丰成君;孟文;秦向辉;安其美;;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3 张清志;唐文清;刘宇平;李军;;基于高精度GPS监测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活动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1期
4 高原;王琼;赵博;石玉涛;;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的一个破裂空段——芦山地震的震后效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6期
5 陈立春;冉勇康;王虎;李彦宝;马兴全;;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6 杜建军;陈群策;马寅生;安其美;吴满路;孟文;李国岐;;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3期
7 刘太平,,马明理;用α径迹法监测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J];四川地震;1994年02期
8 Nan Broadbent;王君兰;;龙门山断裂带仍存在危险[J];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04期
9 吴江;杜方;;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近场“闭锁”[J];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04期
10 雷建设;赵大鹏;苏金蓉;张光伟;李凤;;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畅;石耀霖;;龙门山断裂带粘弹性岩石圈应力模拟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王静静;张怀;石耀霖;;龙门山断裂与其周边断裂地震序列的关联性及雅安地震[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赵静;江在森;牛安福;刘杰;武艳强;王丽凤;;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动态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赵盼盼;陈九辉;Michel Campillo;刘启元;李昱;李顺成;郭飚;齐少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利用地震环境噪声的浅部地壳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雷建设;赵大鹏;苏金蓉;张广伟;李凤;;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大震发震机理[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杜方;闻学泽;苏有锦;;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近区域的震间形变与发震机理[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7 楼海;王椿镛;吕智勇;姚志祥;;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地壳组分的分段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立炜;张希;王双绪;;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短水准异常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路静;张景发;姜文亮;商晓青;胡乐银;;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活动特征的遥感地质解译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雷;何昌荣;;龙门山断裂带天然断层泥的摩擦特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光;龙门山断裂带为何多发地震?[N];北京日报;2013年
2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 董仁威邋董晶;谈谈龙门山断裂带[N];四川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婷婷;探源龙门山断裂带[N];科技日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李晓明;汶川地震:祸起龙门山断裂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李晓明;汶川地震大灾难祸起龙门山断裂带[N];四川科技报;2008年
6 萧易;地质科学验证的“成都奇迹”[N];成都日报;2008年
7 张景勇邋邹声文 周婷玉;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复发会间隔多少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 范晓;是什么引发了芦山地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潘希 冯丽妃;龙门山为何如此不安?[N];中国矿业报;2013年
10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科普作家 刘兴诗;自然之手 呵护永远的天府之国[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盼盼;龙门山断裂带浅层精细结构的地震环境噪声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2 姜刚;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张红艳;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汶川M_s8.0级地震力学成因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年
4 林向东;汶川地震以来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矩张量时空演化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小慧;基于GPS时间序列的汶川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2 梁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河流阶地、地貌指数的定量提取及其构造指示意义[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3 苏鹏;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阶地变形定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4 江敏;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应力场的时空演化[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5 万永魁;强震前龙门山及其周缘断裂形变运动与应力累积的数值模拟[D];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
6 冯杨洋;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与地震特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旭光;龙门山断裂带后山断裂中段茂汶—汶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6年
8 丰成君;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9 高中;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变形的粘弹性模拟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周青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的接收函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157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7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