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南部早前寒武纪基底形成与演化
本文选题:早前寒武纪 切入点:基底 出处:《岩石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简要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南部鲁山地区、小秦岭地区、登封及中条山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地质事件序列及其地质意义,并对各地区地质特征和变质演化特点进行对比。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初步探讨了华北克拉通南部早前寒武纪基底的演化特点、陆壳形成的主要时期和华北南部基底的构造区划等问题,提出几点认识:1)华北克拉通南部鲁山、中条山、小秦岭等地区均有2.7~2.9Ga岩石记录,以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TTG)岩石为主,它们共同构成华北南缘的古老结晶基底,并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2.5Ga构造-热事件,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南部在新太古代末期可能已经形成统一基底;2)华北克拉通南部主要的陆壳形成时期为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与全球其他主要克拉通一致,而古元古代早-中期则以地壳再循环为主;3)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等特点,将华北南部鲁山-小秦岭地区和中条山等地区划归为"南部古陆块",并提出该陆块呈现为一个大型的倾伏向斜构造,可能在新太古代晚期已经形成,其枢纽向南东倾斜。"南部古陆块"在新太古代末期与其它微陆块拼合,并发生了变质作用和陆壳的活化与再循环,共同指示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统一基底的形成。
[Abstract]:The sequence of early Cambrian geological events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Lushan region, Xiaoqinling area, Dengfeng area and Zhongtiaoshan area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Craton are briefly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Cambrian basemen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main period of continental crust formation and the tectonic regionalization of the basemen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2.7 ~ 2.9Ga rocks recorded in Lushan, Zhongtiao and Xiaoqinling reg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dolomite grano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which together form the ancient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and have undergone the late NeoArchean tectonic and thermal events of 2.5 Ga. Indicating tha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may have formed a unified basement in the late NeoArchean) the main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as the late Middle Archean-NeoArchean,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other major cratons in the worl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ancient times, Gu Yuan was characterized mainly by crustal recirculation and comprehensive geology, geochemistry, etc. The Lushan-Xiaoqinling area and Zhongtiaoshan area in the south of North China are classified as "southern paleocontinent blocks",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lock appears as a large dipping syncline structure, which may have formed in the late NeoArchaean period. The southern paleocontinent block joined with other microcontinental blocks in the late NeoArchean, and the metamorphism, activation and recircul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dic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fied basemen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the late NeoArchaean period.
【作者单位】: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2CB416606)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联合资助
【分类号】:P5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景文;华北克拉通大陆下地壳的再循环[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1期
2 李洪颜;;华北克拉通原型盆地及岩浆活动时空演化对克拉通破坏的制约[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9期
3 朱光;胡召齐;陈印;牛漫兰;谢成龙;;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4 赵越;陈斌;张拴宏;刘建民;胡健民;刘健;裴军令;;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5 李江海,钱祥麟,刘树文,王仁民,陈晶;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性质和演化的重要问题[J];地学前缘;1999年03期
6 吴昌华;;华北克拉通的变质沉积岩及其克拉通的构造划分[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7 陈旭瑞,刘建明,杨思道,张安立,曾恒荣;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2期
8 朱日祥;;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9 安美建;赵越;冯梅;杨玉山;胥勤勉;郝俊杰;谭成轩;;什么控制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在新近纪的构造活动?[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10 杨明慧;刘池洋;曾鹏;白桦;周进;;华北克拉通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与破坏早期构造变形格局[J];地质论评;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彦超;刘翠;石耀霖;;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苏本勋;周新华;;华北克拉通北缘下地壳多期次改造:捕虏体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安美建;冯梅;赵越;;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所反映的岩石圈破坏过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汪方跃;高山;牛宝贵;张宏;;承德地区-114Ma大北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的制约[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刘善琪;李永兵;朱伯靖;石耀霖;;华北克拉通太行山构造带形成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日祥;;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7 翟明国;;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前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王长在;杨婷;;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壳幔速度结构[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9 翟明国;樊祺诚;;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壳置换:非造山过程的壳幔交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翟明国;;华北克拉通2.1~1.7Ga地质事件群的分解和构造意义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学;华北克拉通原属哥伦比亚超大陆家族[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响;寻找前寒武纪宝藏的路线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滕艳;前寒武纪是个巨大的矿产宝库[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刘伟 刘炳胜 张蕾;研究地壳形成与增生 科学规划利用地球资源[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滕艳;前寒武纪,中国铁矿的突破口[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英;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的组成与演化[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军鹏;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赞皇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申亮;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董泽义;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界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深部流体分布定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5 顾海欧;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克拉通破坏启动机制和岩浆过程中镁同位素行为的制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丁继凯;华北克拉通~1.22Ga基性岩墙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对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7 武岩;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上地幔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王兴臣;接收函数方法与华北克拉通北部岩石圈结构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9 柳小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壳幔交换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杨承海;鲁西中生代高镁闪长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菊;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两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世强;华北克拉通北缘狼山西段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系及构造演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蔡书慧;华北克拉通石炭系铝土矿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马鹏斐;侏罗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于洋;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地电磁测深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张,
本文编号:1580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8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