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震区社会易损性对比分析:以芦山与鲁甸地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2 20:22

  本文选题:社会易损性 切入点:对比分析 出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揭示区域社会易损性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影响,以芦山和鲁甸地震灾区为研究区,根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结果,构建包括10个指标的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综合评判2震区的社会易损性,进而证明震区社会易损性与地震灾害损失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低震级、波及范围小的鲁甸地震死亡人数大于高震级、波及范围大的芦山地震死亡人数,其原因之一是鲁甸地震灾区的社会易损性大于芦山地震灾区的。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regional social vulnerability on the losses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ocial vulnerability including 10 indexe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aking Lushan and Ludi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s as study areas. 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vulnerability of earthquake area 2, 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social vulnerability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 is pr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ath toll of Ludan earthquake with low magnitude and small affected are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high magnitude earthquak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ath toll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is that the social vulnerability of the Ludian earthquake area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371185)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2017JQ005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15JDGC019)
【分类号】:P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辜智慧;王娟;葛怡;陈宇;;区域建筑群台风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2 李陶;李付伟;李向新;许莹;;地震灾害风险的正态云模型综合评价——以毕节市为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0期

3 樊杰;王传胜;汤青;徐勇;陈东;;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4 姜彤,许朋柱;自然灾害研究的新趋势──社会易损性分析[J];灾害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的资源环境基础的文献综述(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8期

2 莫建飞;黄思琦;钟仕全;陈燕丽;;基于GIS的精细化广西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J];暴雨灾害;2017年02期

3 庙成;丁明涛;;震区社会易损性对比分析:以芦山与鲁甸地震为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4 周侃;樊杰;徐勇;;面向重建规划的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范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3期

5 封志明;杨艳昭;闫慧敏;潘韬;李鹏;;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资源科学;2017年03期

6 张彦琪;陈维锋;卢永坤;陈坤华;林国良;李世成;;2014年云南3次M>6地震灾害特征对比分析[J];地震研究;2017年01期

7 帅传敏;王静;程欣;;三峡库区移民生态减贫策略的优化仿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8 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基础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6年12期

9 李付伟;袁晓凤;涂晓晨;;毕节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24期

10 封志明;杨艳昭;江东;袁国华;马静;张朝晖;张惠远;刘慧;闫慧敏;潘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生态学报;2016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智慧;王娟;葛怡;陈宇;;基于PTVA修正模型的建筑单体台风脆弱性评估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2 李玉森;张志宏;常银辉;高业欣;邹博;;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6期

3 刘静伟;王振明;谢富仁;吕悦军;;大华北地区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张杨;严金明;江平;杨乃;;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2期

5 乔鹏;刘朝峰;王志涛;刘召伟;;城市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智能自主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6 汤青;徐勇;李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7 樊杰;周侃;孙威;陈东;;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8 李旭东;;贵州乌蒙山区资源相对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9 类延忠;冯颖;周宝同;左太安;;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的岩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毕节岩溶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10 王传胜;朱珊珊;孙贵艳;樊杰;;西部山区坡地村落空间演进与农户生计改变[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梅子;崔灿;;守望芦山,有多少爱让我们感动[J];分忧;2013年06期

2 ;有强大的祖国,芦山不哭![J];党员干部之友;2013年05期

3 ;地震中的孩子,最坚强[J];健康管理;2013年05期

4 本刊编辑部;;40小时:抢通芦山“生命线”[J];中国公路;2013年09期

5 李斌;杨维汉;刘铮;;急驰芦山[J];祖国;2013年09期

6 张平;;四川芦山震损水库应急处置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3年03期

7 杨波;杨景民;;聚起中国力量!——芦山“4·20”抗震救灾纪实[J];求是;2013年10期

8 王智慧;;芦山,我们和你在一起[J];视听;2013年05期

9 唐测;;中海达手机用于芦山地震救援[J];矿山测量;2013年03期

10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J];今日科苑;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刁桂苓;冯向东;赵翠萍;阮祥;徐锡伟;;震源断层方法在应急救援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芦山地震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邓东平;朱良保;;远震波形反演2013年芦山地震震源参数范围[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C];2014年

3 王多智;戴君武;;基于芦山7.0级地震吊顶系统震害调查与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江宇;工业是“一号” 芦山招商重服务[N];雅安日报;2007年

2 记者  舒玮;丰富多彩的芦山民俗文化[N];雅安日报;2007年

3 陈鹤颜;芦山文化诚哉艺术足千秋[N];雅安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大军;打造投资者温暖家园[N];雅安日报;2007年

5 竹枝强;芦山人劳局积极援助重灾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6 游明羽 记者 石雨川;芦山县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N];雅安日报;2009年

7 记者 彭华 采写;芦山县成功引进4个产业链项目[N];雅安日报;2009年

8 胡玉婷 记者 袁丽霞;甲子芦山 谱写春天旋律[N];雅安日报;2009年

9 王其斌;芦山县政协支招 全力推进教育灾后重建[N];四川政协报;2009年

10 记者 黄瑾;灾后重建 芦山更加美丽[N];雅安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媚;雅安市芦山县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陈曦;芦山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冯茵;基于流域尺度的芦山县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4 黄旭涛;芦山地震近场地震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1603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03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