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全液压排管机动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8:26

  本文选题:深部大陆科学钻探 切入点:地壳一号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08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钻探是获取地下信息的最直观手段,因此专项中设置了由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负责的“SinoProbe-09-05---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研制”专题,该课题旨在为深部探测研制所需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包括“地壳一号”万米钻机主机及其配套的由全液压顶驱、全液压排管机、全液压猫道和一键式智能铁钻工组成的管具自动化处理系统。其中全液压排管机可满足科学钻探对连续取芯的需求以及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可节省辅助时间、提高安全系数。“地壳一号”全液压排管机悬挂于二层台下方,通过导轨卡块和二层台舌台连接,整机重2.2吨,由导轨总成、滑车总成、回转机构、伸展机构、升降机构和上下机械手所组成,排管机可在指梁架抓取立根、排放立根,并实现立根运移,配合顶驱及液压吊卡使用,可实现二层台无人操作,减少大量辅助时间,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对国内外目前排管机结构形式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析了目前工程机械领域常用的几种调速回路节流调速系统、负流量系统、正流量系统、负载敏感系统和负载不相关流量独立分配系统的优缺点,最终选定负载敏感系统作为排管机的液压系统,并制定了排管机的各机构运行顺序及自动控制策略。二层台舌台为悬臂式结构,研究了排管机工作状态下运移立根时二层台舌台的受力情况。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悬挂于二层台下方的排管机在抓取指梁架中最远端的Φ168mm立根时,二层台强度满足要求,但是刚度不足产生了一定了挠度,因此需要加强二层台刚度或使用纠偏机构进行纠偏。通过MSC.Adams软件模拟了排管机进行手动纠偏工况时的过程,仿真表明,在2-5°范围内,空载时排管机纠偏功能仅需1秒左右即可将排管机桅杆偏斜角度纠正至目标值范围内。“地壳一号”排管机在夹持立根运移过程中,立根的下端存在一定的摆动,而引起末端摆动最大的机构是伸展机构和变幅机构。采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伸展机构和变幅机构的刚性多体动力学方程,采用拉格朗日方程、虚功原理和模态假设法来建立伸展机构和变幅机构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对比二者方程发现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比刚性多体动力学方程中多了非线性项。在MSC.Adams软件中建立了伸展机构和变幅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伸展机构的伸展拉杆这一长细比较大的零件呈现出了较多的柔性特性,应加强该结构。伸展油缸驱动的由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伸展机构运动时,下机械手随之产生了竖直方向的位移。为了保持立根在运移过程中重心的竖直位移保持不变,以确保立根运移的稳定性和系统能耗的降低,升降机构应和伸展机构耦合运动,以补偿伸展机构动作时下机械手产生的位移。计算了升降机构为补偿伸展机构运动所产生的竖直位移的驱动速度关系。采用AMESim和Virtual lab motion进行了接近真实情况的1D、3D联合仿真,在开环和闭环控制下,实现了排管机运移立根过程中,立根高度的自动控制,结果表明控制方式有效。在吉林大学朝阳校区钻探楼内搭建了排管机试验平台,对排管机升降桅杆和三角架机构进行了整改设计,取消了原纠偏机构改为变幅机构。在AMESIM环境下,建立了负载敏感泵和负载敏感阀的的模型并模拟变化的负载对于重新整改后的排管机进行了液压系统的仿真,仿真验证了负载敏感系统的快速响应和降低能耗。计算了排管机负载敏感系统的效率为76.2%,满足设计要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群;;关于分析力学的定义[J];力学与实践;2015年05期

2 梅凤翔;;关于分析力学的定义与内容——分析力学札记之二十五[J];力学与实践;2015年02期

3 李合永;郇庆祥;;挖掘机正流量控制液压系统浅析[J];工程机械;2013年04期

4 董树文;李廷栋;高锐;吕庆田;魏文博;杨经绥;王学求;陈群策;石耀霖;黄大年;陈宣华;周琦;;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与国际同步[J];地球学报;2013年01期

5 王代秋;夏德政;;几种典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年06期

6 巩秀江;;挖掘机液压系统的研究与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年10期

7 孙友宏;沙永柏;王清岩;朱吉良;;钻杆自动传送系统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S1期

8 沙永柏;朱吉良;王清岩;赵晓影;;钻杆自动传送系统运动学分析及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7期

9 冉恒谦;张金昌;谢文卫;张永勤;宋志彬;向军文;刘凡柏;冯起赠;鄢泰宁;贾美玲;陶士先;胡继良;;地质钻探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年11期

10 王进全;王维旭;;国外钻机技术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石油机械;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晋市;滑移装载机行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永旭;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与液压系统设计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李军强;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的统一解法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涛涛;基于AMESim的飞机除冰车全液压转向系统仿真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2 张飞宇;MPR-70A型全液压自动排管机动力学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杨延光;旋挖钻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李兆凯;150kNm旋挖钻机液压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刘剑;挖掘机正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雷珊;平地机工作装置负载敏感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李科军;管棚钻机液压系统设计及动力头给进与回转回路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孙永刚;伸缩臂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黄建忠;旋挖钻机自动调垂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凌寒;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处理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7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07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