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羌塘盆地构造属性与油气资源远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5 12:15
本文选题:奥陶纪平行不整合面 切入点:碎屑锆石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上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盆地。当前对该盆地的基底性质与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中、新生代以来,该盆地遭受了强烈的挤压变形与隆升作用,能否在该盆地内部找到可观的油气资源,争议也比较大。深入探讨这些存在已久的科学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程度较低的藏北高原的认识,也有益于该区的油气勘查工作。在羌塘盆地中央,有一近东西向的山脉产出,常称该山脉为羌中隆起,将羌塘盆地分为南、北两个次级盆地。在南羌塘盆地北部,尼玛县荣玛乡温泉的西北侧,发现了中、上奥陶统塔石山组底砾岩平行不整合于不含化石的浅变质中厚层石英砂岩之上。300余粒碎屑锆石测年分析表明不整合面之上的中、上奥陶统石英砂岩存在470~520,580~800和950~1100Ma三个碎屑锆石年龄段,其中500、600、800和985Ma的年龄峰值明显,可靠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471±6 Ma,表明其最大沉积年龄约为471Ma,与该地层化石年龄相当。近600粒碎屑锆石的测年结果表明不整合面之下的浅变质石英砂岩存在525~700,885~1100和2350~2580Ma三个年龄段,其中615、980和2500Ma的年龄峰值明显,可靠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525Ma,表明该变质石英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为寒武纪中晚期。该平行不整合面上、下两套石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相差56 Ma,且两者的碎屑锆石年龄频率图的差异也比较大,表明这两套石英砂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另一独立的证据是年龄为475 Ma左右的花岗岩侵位于该浅变质石英砂岩内,这证实了该平行不整合面形成于寒武纪末—奥陶纪初,因此将平行不整合面之下的这套浅变质石英砂岩新命名为荣玛组,归入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地层。锆石阴极发光分析与年代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平行不整合面之上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泛非”运动晚期所形成的结晶岩,属近源锆石,表明“泛非运动”晚期所形成的结晶杂岩在奥陶纪早期就已折返至地表之上,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为区内中、上奥陶统石英砂岩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南羌塘盆地具有泛非基底,与喜马拉雅、拉萨等块体同属冈瓦纳大陆体系,随后连续沉积了奥陶至二叠纪的海相地层。北羌塘盆地则亲扬子块体,经历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导致该区泥盆纪之前的地层多有缺失。南、北羌塘盆地早古生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巨大差异进一步表明在寒武—奥陶纪之交,南、北羌塘盆地就已被一古大洋分隔开,开始各自独立的演化过程。三叠纪末,南羌塘盆地北向俯冲于北羌塘之下,在南羌塘盆地北部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前陆盆地。随着羌塘盆地南部班公—怒江洋的持续扩张,在南、北羌塘盆地内广泛沉积了侏罗纪至早白垩世的浅海相地层,以富含有机质的礁灰岩为特征。晚白垩至古新世时期,南部的拉萨块体持续北移,最终与南羌塘盆地汇聚,导致了班公—怒江洋退出本区,南羌塘盆地从被动大陆边缘的海相盆地转变为陆相盆地,发育了巨厚的陆源碎屑岩,不整合覆盖于早期海相沉积岩之上。在印度与亚洲大陆持续汇聚期间,南羌塘盆地南向逆冲于拉萨块体之上,盆地内部则发育了多条大型逆冲断裂带,再次将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的富含有机质的海相礁灰岩深埋。大型逆冲断裂带之间,构造变形极弱,发育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核部为新生代陆相地层,推测该新生代陆相地层之下依然是富含有机质的海相地层,因此,南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应在逆冲断裂带下盘和宽缓的向斜核部区域寻找油气资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和钟铧,李才,杨德明,陈光权;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李才;羌塘基底质疑[J];地质论评;2003年01期
3 ;Conditions of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Qiangtang Bas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0年03期
4 王岫岩,滕玉洪,王贵文,廖太平;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找油前景[J];石油学报;1998年02期
5 王岫岩,云金表,罗笃清,滕玉洪,林铁锋;西藏羌塘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J];石油学报;1999年03期
6 潘桂棠;莫宣学;侯增谦;朱弟成;王立全;李光明;赵志丹;耿全如;廖忠礼;;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J];岩石学报;2006年03期
7 吴浩;李才;胡培远;范建军;张红雨;李娇;;西藏尼玛县塔色普勒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3年07期
,本文编号:1615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1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