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粤北企岭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5 20:48

  本文选题: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切入点:伸展构造 出处:《地质论评》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企岭花岗岩位于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的东、西两侧的结合部位,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岭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是富硅(SiO_2平均为72.24%)、富铝(ACNK值平均为1.08)、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平均为1.86);微量元素特征是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U和亏损Ba、Sr、Nb、P、Ti;稀土元素特征是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28);同位素特征是ε_(Nd)(t)值低(-10.3~-12.0)、[n(~(87)Sr)/n(~(86)Sr)]i值较高(0.71387~0.72232)和Nd模式年龄古老(1782~1918Ma);源区成分以砂质岩为主。上述特征十分相似于南岭地区的S型花岗岩。由此可知,企岭花岗岩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大东山—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老地壳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Abstract]:The Qiling granite is located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uang Shan rock body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lithology of the granite is medium grained biotite granite. The main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ling granite are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SiO2 is 72.24%, the average ACNK value of aluminum-rich granite is 1.08g, the average value of potassium is 1.86% higher than that of K _ 2O / Na _ 2O, the trace ele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large ion element Rbn Thu and the depletion of BaSr SrNbPTiN, and the rare earth ele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amou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the higher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the higher the ratio of K to Na 2O / Na 2O is. The distribution model shows a significant depletion of EU (未 EU = 0.28, 未 EU = 0.28; isotopic characteristic is 蔚 -10.3 ~ (-1) ~ (-12.0) ~ (-1) ~ (-10.3) ~ (-12.0) ~ (-1)). The distribution model has a higher value of 0.713 ~ 87 ~ 0.722 ~ (232) and ND model age of 1782 ~ 1918 Ma ~ (-1). The source area is mainly composed of sandy rocks.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S-type granites in Nanling area, so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S-type granites in Nanling area, s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S-type granites in Nanling area. The Qiling granite was form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ancient crustal components under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pre-existing Dadongshan-Zhuguangshan fault zone caused by the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作者单位】: 核工业二九0研究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基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基础地质项目(编号:201313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220781)的成果~~
【分类号】:P588.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晋福;刘翠;冯艳芳;肖庆辉;狄永军;苏尚国;赵国春;段培新;戴蒙;;关于火成岩常用图解的正确使用:讨论与建议[J];地质论评;2015年04期

2 邓晋福;冯艳芳;狄永军;刘翠;肖庆辉;苏尚国;赵国春;孟斐;马帅;姚图;;岩浆弧火成岩构造组合与洋陆转换[J];地质论评;2015年03期

3 黄国龙;刘鑫扬;孙立强;李钟枢;张世佳;;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14年05期

4 黄国龙;曹豪杰;凌洪飞;沈渭洲;王小冬;伏顺成;;粤北油洞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5 邓平;任纪舜;凌洪飞;沈渭洲;孙立强;朱捌;谭正中;;诸广山南体燕山期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11年06期

6 朱捌;邓平;凌洪飞;沈渭洲;谭正中;;粤北红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研究[J];铀矿地质;2009年06期

7 李献华;李武显;李正祥;;再论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2007年09期

8 张敏;陈培荣;黄国龙;谭正中;凌洪飞;陈卫锋;;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6年07期

9 凌洪飞;沈渭洲;邓平;蒋少涌;姜耀辉;邱检生;黄国龙;叶海敏;谭正中;;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05年03期

10 凌洪飞,沈渭洲,邓平,蒋少涌,高剑峰,叶海敏,濮巍,谭正中;粤北笋洞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岩石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东宇;叶会寿;曹晶;祁连忠;王鹏;抄尉尉;;西秦岭江里沟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7年03期

2 王金荣;陈万峰;张旗;焦守涛;杨婧;潘振杰;王淑华;;N-MORB和E-MORB数据挖掘——玄武岩判别图及洋中脊源区地幔性质的讨论[J];岩石学报;2017年03期

3 韦少港;唐菊兴;宋扬;刘治博;王勤;林彬;王艺云;方向;杨欢欢;冯军;;西藏改则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钾玄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7年01期

4 舍建忠;杨万志;屈迅;贾健;邸晓辰;;东天山大草滩北镁铁超镁铁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01期

5 胡鉴;聂逢君;高爽;朱成华;;内蒙古卫境岩体查干哈达地段碱交代蚀变岩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6 刘娇;周洋;谢德根;纪星星;李德威;;云南建水煌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16年06期

7 姚巍;陈珲;马明杰;;粤北腊树下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6年04期

8 李猛兴;;花岗岩类的命名方法讨论[J];华北国土资源;2016年06期

9 肖典;廖群安;王良玉;赵浩;查雁鸿;赵红伟;尹庭旺;田锦明;刘鸿飞;;准噶尔东部早志留世两类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04期

10 徐翠;李林庆;张洁;何丽;张桂凤;王艳龙;;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在中酸性火山岩鉴定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晋福;冯艳芳;狄永军;刘翠;肖庆辉;苏尚国;赵国春;孟斐;马帅;姚图;;岩浆弧火成岩构造组合与洋陆转换[J];地质论评;2015年03期

2 杨文采;宋海斌;;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洋陆转换作用[J];地质论评;2014年01期

3 张永忠;刘翠;邓晋福;李德胜;周继华;赵凤清;赵祯祥;孙占亮;;五台山新太古代绿岩带中高镁安山岩(HMA)的化学特征[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4 邓平;任纪舜;凌洪飞;沈渭洲;孙立强;朱捌;谭正中;;诸广山南体燕山期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11年06期

5 冯艳芳;邓晋福;肖庆辉;邢光福;苏尚国;崔显岳;公凡影;;TTG岩类的识别:讨论与建议[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3期

6 章邦桐;吴俊奇;凌洪飞;陈培荣;;关于Shoshonite中译名的商榷和建议[J];地质论评;2011年02期

7 唐功建;王强;;高镁安山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岩石学报;2010年08期

8 邓晋福;刘翠;冯艳芳;肖庆辉;苏尚国;赵国春;孔维琼;曹文燕;;高镁安山岩/闪长岩类(HMA)和镁安山岩/闪长岩类(MA):与洋俯冲作用相关的两类典型的火成岩类[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9 汪相;陈洁;罗丹;;浙西南淡竹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8年03期

10 Yoshiyuki Tatsumi;;陆壳的生成:与赞歧岩类的联系[J];科学通报;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赵志丹,王立全,江新胜;西藏过铝花岗岩研究近况[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2 王德滋;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3 洪大卫;王涛;童英;;中国花岗岩概述[J];地质论评;2007年S1期

4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J];岩石学报;2008年10期

5 邵其东;钱元明;吴登晨;;花岗岩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10期

6 王宠;;关于福建后侏罗纪的两种花岗岩相的简介[J];地质学报;1956年01期

7 Л.В.Таусон ,田华振;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类型[J];地质地球化学;1975年01期

8 张之平;;陕西秦岭地槽区花岗岩成因及成矿问题浅见[J];西北地质;1978年05期

9 S.Suensilpong;P.Putthapiban;N.Mantagit;王志泰;;含锡花岗岩的某些特征及其与构造条件的关系[J];云南地质;1982年02期

10 ;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成果评审验收[J];陕西地质;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王立全;赵志丹;江新胜;;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内蒙古中南部古陆边缘花岗岩类及其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4 权恒;;内蒙古东部黄岗地区花岗岩类型及锡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5 王玉太;史明魁;谭运金;张传荣;;南岭地区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演化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6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2008年出版专著)[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7 张旗;王元龙;金惟俊;贾秀勤;李承东;;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旗;王焰;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树锋;陈汉林;陈芙蓉;竺国强;姜继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及地质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杨树锋;陈汉林;姜继双;竺国强;;高温高压下华南两类花岗岩的波速特征及构造意义[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殿华;袁奎荣把名字刻在花岗岩上的地质学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2 博雅;花岗岩类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有本质差别[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强;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施彬;东昆仑黑海地区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周洁;江南造山带东段含钨花岗岩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彭花明;江西大湖塘钨矿含矿花岗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叶张煌;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禹丽;三江腾冲—保山地块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夏栋;南方花岗岩区崩岗崩壁稳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10 庞振山;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志才;滇西龙陵象达—平达地区中—新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刚;赣西北花山洞钨矿隐伏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安永龙;中祁连中段丹德尔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隆隆;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类岩体时空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刘跃;胶东早白垩世早期新城花岗岩成因及其成矿贡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世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西羌塘地块晚侏罗世岩浆岩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陈虹;内蒙古阿拉善巴音诺尔公一带二叠纪侵入岩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魏娟娟;北武夷龙头岗—王坞铜多金属矿田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王U,

本文编号:1616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16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