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GSLS模型TI介质衰减拟声波方程

发布时间:2018-03-21 14:58

  本文选题:各向异性介质 切入点:声学近似 出处:《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辨率勘探需求的增加,我们希望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地下介质,得到更丰富的地层信息.然而,传统的声学假设并不能描述实际地层所存在各向异性和黏滞性,使得成像分辨率较低.为了实现深部储层的高精度成像,本文同时考虑了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黏滞性,从TI介质弹性波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各向异性GSLS理论,并通过声学近似方法导出基于GSLS模型的各向异性衰减拟声波方程.数值模拟表明该方程既能准确地描述各向异性介质下的准P波运动学规律,又能体现地层的吸收衰减效应;模型逆时偏移结果表明,在实现成像过程中考虑各向异性和黏滞性的影响,能对高陡构造清晰成像,且剖面振幅相对均衡,分辨率较高.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resolution exploration, we hope to be able to simulate underground media more accurately and obtain more abundant formation in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acoustic hypothesis can not describe the anisotropy and viscosity of the real formation, which makes the imaging resolution lower.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 accuracy imaging of deep reservoir, the anisotropy and viscosity of the medium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lastic wave in TI medium and anisotropic GSLS theory, The anisotropic attenuation pseudo acoustic wave equation based on GSLS model is derived by acoustic approximation metho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equation can not only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kinematics of quasi P wave in anisotropic media, but also reflect the absorption attenuation effect of strata. The results of inverse time migration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anisotropy and viscosity in the imaging process, the model can clearly image the high and steep structure,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section is relatively equal and the resolution is high.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06-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202402)资助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laus Helbig;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轴向[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1期

2 王泽利,何樵登;用邦德矩阵法推导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常数[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轩义华;何樵登;孟庆生;揣媛媛;湛邵斌;;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拟慢纵波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房立华;吴建平;;倾斜界面和各向异性介质对接收函数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1期

5 李应乐;李瑾;王明军;董群峰;;各向异性介质圆柱的散射特性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6期

6 张中杰,,滕吉文,王爱武,魏计春;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前面的偏微分方程[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2期

7 J.M.Carcione;耗散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前[J];石油物探译丛;1995年01期

8 J.M.Carcione;线性、粘弹性、各向异性介质的结构模型与波场方程[J];石油物探译丛;1995年06期

9 董非非;邓辉;郑斌;;应力诱导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3期

10 王仰华;;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J];石油物探译丛;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非;杨慧珠;;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异性系数的一种确定方法[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张关泉;宋海斌;马在田;侯安宁;;层状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反问题基本方程组[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姚陈;陈祥国;;强各向异性介质中点源能量远场辐射图案-理论[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徐果明;;各向异性介质的系统矩阵和传递矩阵的对称性[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刘洋;李承楚;牟永光;;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有限元数值解[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魏修成;董敏煜;陈运泰;;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规律的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超英;张中杰;;复杂弱各向异性介质的旅行时计算[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超英;张中杰;;利用反射波旅行时反演弱各向异性介质参数[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潘昱洁;李宏兵;姚逢昌;胡天跃;;微分等效介质理论计算裂缝诱导各向异性介质等效弹性模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德益;聂永安;;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忠球;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场地微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郭智奇;粘弹各向异性介质波场模拟与储层信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林江;各向异性介质的MT正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郭飚;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晶波;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纵波速度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杨海亮;层状完全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场的数值模拟与响应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世博;声波各向异性介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胡平;各向异性介质中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数值模拟与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胥良君;各向异性介质多波速度分析及可视化软件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宪彬;各向异性介质中射线追踪和弱各向异性介质近似方法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何俊霖;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波正演模拟及属性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熊煜;各向异性介质叠后多波偏移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李一琼;有限元法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反演及其并行算法的研究[D];宁夏大学;2004年

10 王成泉;基于两组倾斜相交裂缝的各向异性介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1644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44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