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边坡上限分析的离散机构及应用
本文选题:边坡工程 切入点:非均质边坡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非均质边坡,尤其是内摩擦角非均匀边坡的上限分析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上限机构。该机构基于滑动面离散的基本思想,采用点到点的方式生成速度间断面,并满足相关联流动法则要求以及几何均匀性条件。推导该机构内外功率的计算方程,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二分法联合求解边坡的临界高度。利用Matlab编制程序进行求解。将该机构结果与已有文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机构在均质、各向异性、非均质等多种工况下均有良好的适用性。最后利用该机构分析内摩擦角随深度线性变化边坡的临界高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摩擦角非均匀系数对临界高度有显著影响。
[Abstract]:A new upper bound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upper limit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slopes, especially non-uniform slopes with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Based on the basic idea of discrete sliding surface, the mechanism generates the velocity discontinuity surface by point-to-point method. The equa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wer of the mechanism is deriv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ssociated flow rule and the geometric uniformity condition. The critical height of slope is solved by using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algorithm and the dichotomy method. The Matlab program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esults of this mechanism ar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chanism is homogeneous. Anisotropy, heterogeneity and other conditions have good applicability. Finally, the mechanis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ritical height variation law of slope with linear variation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with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 coefficient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ritical height.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3SR实验室;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180)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1063 02)~~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嘉;王明玉;;非均质渗透介质纵向弥散度数值模拟估算法适宜性探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徐国风;;用相交偏光法测定非均质吸收性矿物的旋转性质[J];地质与勘探;1973年05期
3 刘先志;关于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的纵向自主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0年02期
4 徐国风;非均质吸收性矿物的反射聚敛偏光图象新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5 Von S.Koritnig ,唐月青;正交偏光镜垂直照射下测量非均质性强度[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3期
6 白珍娥,刘先志;对“关于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的纵向自主振动”一文的讨论[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3年01期
7 S·C·COLBECK ,迟国彬;水在非均质雪中的流动[J];干旱区地理;1985年02期
8 川上绅一;李庚一;;地幔的非均质性与地球的演化[J];世界地质;1985年Z1期
9 邱柱国;非均质透射旋转角[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10 张勇,G.E.Fogg;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模拟及参数灵敏度分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磊;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介质非均质性的时变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刘伯然;宋海斌;黄兴辉;拜阳;;利用地震海洋学资料对南海海水层非均质性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昌吉;高国良;钟瑞;李洪;;非均质基底表面团簇生长的周期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4 孙伟家;符力耘;;高压带非均质分析与钻井对比研究-以北澳大利亚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刘可禹;黄秀;;沉积体系非均质性对致密油气成藏控制及其定量评价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邢光龙;刘曼芬;杨善穗;;高频等参数感应(VIKIZ)测井资料的二维非均质及演[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福平;;有限厚度非均质海床对非线性波浪响应的有限元模拟[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王芸;吴信宝;;微球聚焦测井仪非均质K值的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薛齐文;;偶应力参数识别的正则化解[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小波;魏生祥;林承焰;;孤岛油田南区B19断块Ng3-6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涂兴万;辨析非均质 开发求高效[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王鹏飞邋康红兵;措施提液增油效果好[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可;电荷作用对湿蒸汽流中非均质凝结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周佩玲;采空区遗煤氧化升温时空演化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3 马雷;非均质多孔介质多尺度模型及其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洋;含油气泥页岩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刘登峰;黄原胶强化传输多硫化钙修复铬(Ⅵ)污染非均质含水层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刘科;层状与非均质岩体中隧道围岩变形和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孙芳玲;非均质与非线性问题的间接边界元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曹碧波;基于交叉小波分析的山西省娘子关泉域含水层非均质性识别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6 高晓红;多尺度有限元法在非均质多孔介质地下水流问题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张弛;结合升尺度方法的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许多;非均质气藏AVO反演及含气性判别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5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5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