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机制:数值模拟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26 04:16

  本文选题:克拉通破坏 切入点:动力学机制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4期


【摘要】:华北克拉通是古老克拉通遭到破坏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几十年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都证实了华北克拉通东部自中生代以来遭受了强烈的改造和破坏,表现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构造变形以及岩石圈减薄。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领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存在很多争论,而数值模拟手段也逐渐成为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前人利用数值模拟手段从拆沉、热侵蚀、俯冲脱水、化学交代等不同角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为很多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学观测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学模型支持,为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克拉通破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的数值模型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在未来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1)从二维粗略模型向三维精细模型的过渡;(2)考虑更为实际的岩石流变学特性、相变过程;(3)利用板块重建等技术为数值模型提供板块运动历史等运动学约束;(4)拆沉、热-化学侵蚀、俯冲脱水等作用相互耦合的动力学模拟。
[Abstract]:The North China Craton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ncient cratons. In recent decades,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such as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and geology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has suffered intense trans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since the Mesozoic.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ailure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of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earth science,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controversies.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stud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ailure.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desinking, thermal erosion, subduction dehydration, chemical metasomatism, etc. It provides a certain dynamic model support for many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ailure. However,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Cratonic failure is a very complicated process, and the current numerical model has great limit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more thoroughl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ailur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further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transition from two dimensional rough model to three dimensional fine model is to consider the more practical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In the proces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plate reconstru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are used to provide kinematics constraints such as plate motion history for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coupled dynamic simulation of subsidence, thermal-chemical erosion and subduction dehydration i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海底科学探测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13250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1002,2017YFC0601400-1)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219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ED2016-2-1-E)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明国;;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对讨论华北克拉通破坏问题的一个建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年04期

2 李三忠;索艳慧;戴黎明;刘丽萍;金宠;刘鑫;郝天珧;周立宏;刘保华;周均太;焦倩;;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3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华北克拉通破坏[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8期

4 姚志祥;欧阳飚;吴建平;郑秀芬;黄静;黎明;;“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库系统设计[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9期

5 郝晓光;方剑;刘根友;胡小刚;柯小平;王新胜;刘成恕;;岩石圈拆沉还是软流圈上涌?——正常密度理论与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力学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4期

6 高山;章军锋;许文良;刘勇胜;;拆沉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J];科学通报;2009年14期

7 许丽丽;章军锋;;大陆下地壳流变性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6期

8 徐义刚;李洪颜;庞崇进;何斌;;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限[J];科学通报;2009年14期

9 朱日祥;陈凌;吴福元;刘俊来;;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与机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5期

10 朱日祥;郑天愉;;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与古元古代板块构造体系[J];科学通报;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章军锋;王永锋;王超;;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高温高压实验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华北克拉通破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3年

3 朱日祥;陈凌;吴福元;刘俊来;;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与机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蔡书慧;贺怀宇;朱日祥;;燕山地区承德盆地下白垩统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3年

5 杨进辉;孙金凤;;辽东半岛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吉坤;姚华建;房立华;吴建平;;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华北台阵区域的地壳各向异性[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林伟;王清晨;王军;王非;褚杨;陈科;;辽东半岛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地壳响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黄方;何丽娟;吴庆举;刘琼颖;;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热-流变学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地热:从地表到深部论文集[C];2014年

9 陈凌;艾印双;赵亮;郑天愉;何玉梅;姜明明;;华南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区域差异 新的地震学观测约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本文编号:1666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66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