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控制因素及演化规律
本文选题:页岩孔隙度 切入点:有机质丰度 出处:《石油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查明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控制因素及演化规律,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实验等方法对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进行研究。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包括有机孔、晶间孔、晶内溶孔和粒间孔,有机孔是主要孔隙类型之一,且有机孔中微孔所占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大,是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通过对有机质丰度(TOC)、有机质成熟度(Ro)、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对页岩孔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质丰度对孔隙度的影响可以分为4个阶段:快速增大(TOC为0%~2%)、缓慢减小(TOC为2%~3%)、快速增大(TOC为3%~4%或6%)、快速减小(TOC4%或6%);2四川盆地页岩成熟度对孔隙度的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减小(Ro为1.5%~2.2%)、快速增大(Ro为2.2%~2.7%)、快速减小(Ro2.7%);3高热演化阶段有机成岩作用强于无机成岩作用;4构造作用对孔隙度影响较大,构造作用越强烈的区域孔隙度越小。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演化经历5个阶段:未熟快速压实阶段(Ro0.7%)、成熟生烃溶蚀阶段(Ro为0.7%~1.3%)、高成熟孔隙封闭阶段(Ro为1.3%~2.2%)、过成熟二次裂解阶段(Ro为2.2%~2.7%)、过成熟缓慢压实阶段(Ro2.7%),其中成熟生烃溶蚀阶段和过成熟二次裂解阶段是最有利的页岩孔隙发育阶段。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ore control factors and evolution law of shale reservoir in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The pore types and pore structure of shale reservoir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experiment. The pore types of shale reservoir include organic pore, intergranular pore, intragranular dissolved pore and intergranular pore. Organic pore is one of the main pore types, and the pore volum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organic pores are larg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the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influence of diagenesis and tectonism on the porosity of sh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on porosit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rapidly increasing TOC = 0, slowly decreasing TOC to 2 / 2, rapidly increasing TOC = 3 / 4% or 6 / 5, and rapidly decreasing the porosity of shale maturity in Sichuan Basin by 4% or 6 / 2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rapid reduction of Ro is 1.5 / 2.2a, the rapid increase of Ro is 2.2and 2.7a, and the rapid reduction of organic diagenesi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inorganic diagenesis during the high thermal evolution stage, and the porosit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ectonism. The evolution of shale porosity in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five stages: immature rapid compaction stage, matur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solution stage, Ro = 0.7 ~ 1.33%, and high mature pore sealing stage, respectively. The Ro of the secondary cracking stage is 2.2 and that of the overmature and slowly compacted stage is 2.7.The matur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issolution stage and the over-mature secondary cracking stage are the most favorable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pore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1502150)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SZ00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0010504)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亮;孔隙度校正缺乏理论依据[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2 尚彦军,岳中琦,胡瑞林,涂新斌,王思敬;五种不同途径获取全风化花岗岩孔隙度数值对比[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3 刘福平;曹跃祖;王安玲;杨长春;;孔隙度数值反演计算[J];计算物理;2010年03期
4 周宇;魏国齐;郭和坤;;应用人工智能优化降低核磁共振孔隙度测量误差[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何静;刘学伟;余振;谢城亮;李子伟;;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孔隙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3期
6 H.舍门;S.劳克;杨学海;伊广林;;孔隙度对中子和密度仪器探测深度的影响[J];测井技术;1979年06期
7 朱春笙;煤的孔隙度与煤质的关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6年05期
8 范尚炯;姚爱华;;地面孔隙度压缩校正方法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年04期
9 N.Ruhowets;王旭日;;层状储层中孔隙度和粘土体积的确定[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1年08期
10 赵玉玲;阚朝晖;岳阳周;孟丽春;;如何降低岩芯孔隙度的测量误差[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兵;唐杰;孙成禹;;双孔隙度岩石应力依赖的孔隙变形特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横波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崔京钢;;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砂岩(视)孔隙度的方法[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冯敬英;罗建群;张革;聂勋碧;;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谭茂金;张松扬;;全直径岩芯标定测井孔隙度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繁昌;曲寿利;康仁华;;用神经网络求取孔隙度[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张佳佳;李宏兵;姚逢昌;;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唐俊;王琪;廖朋;郝乐伟;田兵;庞国印;;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9 刘惠芳;于吉顺;;电子显微镜图像法测定岩石的孔隙度[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宏兵;张佳佳;崔兴福;黄文锋;;由微分等效介质理论推得的干岩石模量比的解析公式[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王家书 通讯员张凤霞;中油测井华北事业部发展数字岩芯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国栋;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杨磊磊;酸性流体参与的成岩过程中水岩化学作用及对砂岩储层孔隙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开元;孔隙—裂缝型储层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越超;多孔介质中CO_2与油(水)两相渗流的MRI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烨;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璐娟;火成岩核磁共振影响因素分析与解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娟;粮堆孔隙度的试验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3 任金虎;破裂破碎岩样流固耦合渗透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郭慧;森林冠层孔隙度提取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刘爱田;什股壕地区下石盒子组盒2+3段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康丽;铀尾矿库中核素U(Ⅵ)的扩散迁移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7 王丹;关于孔隙度变化对海底未固结成岩的疏松地层速度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贾雨婷;礁滩储层高精度孔隙度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丽;未固结砂岩孔隙度低频趋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鑫;辽河西部凹陷双清地区有利储集相及孔隙度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72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7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