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中新生代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
本文选题:裂变径迹 切入点:隆升-剥露 出处:《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新生代在新疆不同的构造单元中,都存在着隆升-剥露事件。本文主要是研究西南天山和西天山中段的隆升剥露历史,使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技术,结合温度-时间来反演隆升剥露的过程。本文中的16个样品分别采自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和巴雷公岩体以及西天山中段的独库公路附近的花岗岩体。西南天山裂变径迹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径迹年龄介于63.2±4.7~67.6±4.3Ma,平均径迹长度介于13.54±0.11~14.15±0.09μm之间,西天山中段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径迹年龄介于48.8±3.1~81.6±4.9Ma,平均径迹长度介于12.72±0.17~13.73±0.14μm之间。在时间上,西南天山样品记录的快速隆升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5~80Ma之间,西天山中段样品记录的快速隆升时间主要集中在70~90Ma之间,两地在新生代10Ma至今也都经历了一次快速隆升事件,而且图中表明现在仍在隆升期间。综合对应的地质证据,推断出西南天山-西天山中段地区从晚白垩世开始出现差异隆升剥露的现象。这种隆升-剥露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并不是单一控制的,一般都为多种原因综合控制,导致差异隆升剥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作用和天山不同地段的热-流变性质的差异性。但新生代整体隆升的动力学机制尚不明确,仍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Uplift and exfoliation occurr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of Xinjiang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uplift and exfoliation history of southwest Tianshan and western Tianshan, and uses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ing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1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oseblak and Barragon pluton in the southwest Tianshan and the granite bodies near the Duku highway in the middle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 respectively. The rift of the southwest Tianshan mountain. Variable track tests show that, The track age of the sample was 63.2 卤4.7 卤4.3 Ma.The average track length was between 13.54 卤0.1114.15 卤0.09 渭 m. The results of fission track test showed that the age of the fission track was between 48.8 卤3.1 and 81.6 卤4.9 Ma, and the average track length was between 12.72 卤0.1713.73 卤0.14 渭 m. The time of rapid uplift recorded in southwest Tianshan is mainly between 65~80Ma, while in the middle of West Tianshan, the time of rapid uplift is mainly between 70~90Ma. The two places have also experienced a rapid uplift event in Cenozoic 10Ma. And the map shows that it is still during the uplift. Comb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geological evidence,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exfoliation began to occur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outhwest Tianshan-West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is uplift and exfoliation event is not only controlled by a single control, but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main causes of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exfoliation may be the collision and squeezing of different block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rmo-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ianshan Mountain, but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whole uplift of Cenozoic is not clear. Further research is still need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光明,张智勇,顾延生,张海峰,冯光胜;祁连山东南缘第四纪以来的隆升作用及动力学分析[J];地球科学;2003年04期
2 刘护军;秦岭的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J];西北地质;2005年01期
3 赵红格;刘池洋;王锋;王建强;李琼;姚亚明;;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化[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4 向芳;李志宏;王成善;朱利东;刘顺;;鄂西黄陵穹窿三斗坪地区新生代隆升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09年09期
5 张绪教;何科昭;;利用新近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J];地质通报;2012年Z1期
6 王国灿;隆升作用及其隆升机制[J];地学前缘;1995年02期
7 王国灿;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2期
8 王成善,丁学林;喜马拉雅的隆升及其沉积反应研究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01期
9 王国芝,王成善,刘登忠,刘树根;滇西高原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和剥蚀[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04期
10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Michael Poage,陈宣华,马天林,王长秋;稳定同位素在山脉隆升历史重建中的应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霜;唐玉虎;方小敏;宋春晖;高军平;朱强;;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与环境效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迟效国;;青藏高原脉动隆升的数值分析[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袁万明;;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雄飞;顾延生;;昆仑山何时开始隆升的一系列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序常;李廷栋;陈炳蔚;刘训;潘桂棠;;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隆升机制及其对大陆变形的影响[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7)[C];1994年
7 袁万明;董金泉;汤云晖;保增宽;;新疆阿尔泰地区隆升剥蚀与地质热历史[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王宗秀;李涛;柳永清;;北天山新生代板内造山的隆升历史[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9 石许华;王二七;王刚;樊春;刘静;;金沙江水系下切与玉龙-哈巴雪山顶峰的隆升[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李海兵;杨经绥;;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隆升的证据[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洁尉;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已隆升接近最高点[N];广东科技报;2011年
2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李述武 胡安慰;观测青藏高原块体隆升移动变化[N];湖北日报;2003年
3 李斌;260万前我国气候格局“大势已定”[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昌亮;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护军;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东秦岭的隆升[D];西北大学;2004年
3 吴堑虹;大别造山带后造山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王勇;最近1.2Ma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6年
5 林秀斌;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建星;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世民;忻定盆地第四纪断块活动分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8 龚明权;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鲁人齐;龙门山中段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机制的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妮;四川盆地北缘构造热演化史与中—新生代隆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汤双立;雪峰山及邻区自晚白垩世以来隆升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宋星童;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来自塔东南若羌凹陷的证据[D];浙江大学;2017年
4 马骥;西天山中新生代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5 王琴;黔北—川南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隆升—沉降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刘鸣;西藏高原始新世与现今两期应力场的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世杰;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亓亮;西秦岭中新生代的造山作用及隆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刘兵;碎屑矿物年代学对佳木斯隆起隆升时间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黎兵;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8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