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沉积记录的耦合

发布时间:2018-04-04 09:37

  本文选题:沉积记录 切入点:鸭绿江口 出处:《海洋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通过对采自鸭绿江口主汊道的5个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以及粒度参数的分析,并与前期合作研究的西汊道及西岸潮滩的4个柱状样沉积物的测年和粒度研究成果进行比对,探讨了流域来水来沙、河口沉积与海岸发育之间的耦合效应及鸭绿江河口地貌演化的新证据。结果表明:鸭绿江口主汊道存在河流和潮流两种沉积作用,不同时期动力作用不同;以潮流作用为主的沉积时段,其沉积特征与西汊道及西岸潮滩的一致;主汊道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西汊道和西岸潮滩的物质来源存在差异。鸭绿江口的主汊道、西汊道及邻近海岸的沉积记录对环境变化、人类活动、流域大洪水等事件均存在响应,响应的时间基本同步,具有耦合效应。沉积记录中存在5个明显的"事件信号",其中1960年最为重要,是鸭绿江河口地貌发生巨变的时间。
[Abstract]:The dating and granularity parameters of five columna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main inlet of Yalu River Estuar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dating and granularity studies of four columnar sediments in the West Inlet and the West Bank Tidal flat.In this paper,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sediment, estuary sediment and coastal development in the river basin and the new evidence of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in Yalu River estuary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the main branch of Yalu River Estuary, river and tidal current, which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western branch and the West Bank tidal flat, and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which is dominated by tidal current.The material source of the main inlet sedi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branch channel and the west coast tidal flat.The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main inlet, the west branch and the adjacent coast of Yalu River Estuary are respons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human activities and major floods in the basin. The response time is basically synchronous and has coupling effect.There are five obvious "event signals"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s, among which 1960 is the most important time when the geomorphology of the Yalu River estuary changed dramatically.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中县水利局水务与资源管理办公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28,41576043)
【分类号】:P736.21;P9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苏民,吴锡浩,张振克,蒋复初,薛 滨,童国榜,田国强;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09期

2 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江汉平原近3000年来古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3 张实,谢先德,万国江;云南泸沽湖矿物学沉积记录及其环境辨识意义[J];矿物学报;1997年02期

4 李书恒;傅光翮;郭伟;何华春;张振克;;近现代高邮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7年01期

5 李祥辉,王成善,黄志诚,陈洪德,丘东洲;中国南方二叠纪Ⅰ型层序界面沉积记录及事件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6 覃建雄;联合古陆演化时期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J];岩相古地理;1995年01期

7 王国平,刘景双;向海湿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高分辨沉积记录[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张振克;流域系统沉积记录的区域与全球环境变化信息[J];地学前缘;2002年01期

9 覃建雄;;联合古陆演化时期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J];岩相古地理;1995年01期

10 闵育顺,祁士华,张干;珠江广州河段重金属元素的高分辨沉积记录[J];科学通报;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世杰;蔡德所;张宏亮;德福;湘桂;李春海;;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环境变化沉积记录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振克;田海涛;殷勇;丁海燕;孟红明;李彦明;;江苏石梁河水库建库以来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振克;Jean Pierre Guilbault;李书恒;王颖;;苏北平原宝应钻孔沉积记录的氧同位素3阶段古环境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任伟;;侏罗和石炭纪大别及邻区盆-山耦合研究:来自沉积记录的认识[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柳永清;高林志;尹崇玉;刘燕学;;中、新元古代全球变化的沉积记录:碳酸盐岩中的Molar-Tooth构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冯连君;储雪蕾;张同钢;黄晶;;莲沱砂岩—南华大冰期前气候转冷的沉积记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亮;东海典型泥质区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张振芳;孟加拉湾上新世以来沉积记录及古气候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宋磊;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更尕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长江水下三角洲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事件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喜林;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丁越峰;近10,000年来太湖气候与环境变迁的沉积记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顾成军;巢湖历史沉积记录与流域环境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文光;岷江上游阶地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变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付苗苗;苏州澄湖地区晚更新世沉积记录与环境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燕俊;东海近岸泥质区重金属元素的沉积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彬;东海近岸泥质区百年来重金属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戴梁;苏州澄湖地区史前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秀玲;海南岛东寨港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与历史地震事件的沉积记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9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09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