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酸雨溶蚀碳酸盐岩的源汇效应分析——以广西典型岩溶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4 14:30

  本文选题:酸雨 切入点:岩溶作用 出处:《中国岩溶》2017年01期


【摘要】:选取广西的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玉林、南宁、钦州7个酸雨监测点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监测,结合各站点溶蚀试片和降雨降雨量、降雨时间、pH值和电导率等,分析了试片溶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酸雨的源汇效应。结果表明,试片溶蚀量与累计降雨时间,即溶蚀作用发生的时间关系密切。单场酸雨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强酸溶蚀碳酸盐岩,释放CO_2,为碳源;后期碳酸溶蚀碳酸盐岩,吸收大气CO_2,为碳汇。而就整年而言,碳汇过程占绝对优势,酸雨减汇量仅占总溶蚀量的0.27%~3.52%,平均为1.96%,但酸雨减汇比例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呈指数增加。酸雨对岩溶碳汇有着显著影响,在岩溶碳汇的研究中不应忽视。
[Abstract]:Seven acid rain monitoring sites in Guangxi, Guilin, Liuzhou, Hechi, Baise, Yulin, Nanning and Qinzhou, were selected to monitor acid rain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May 2014 to May 2015).The precipitation time, pH value and conductivity are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solution amount of the sample and the effect of acid rain source and sink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pecim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cumulated rainfall time, that is, the time of dissolution.The dissolution process of carbonate rocks by single acid ra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strong acid dissolution carbonate rock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CO _ 2 released from carbonate rocks as carbon source; carbonate rocks dissolved in carbonate rocks in late stage absorb atmospheric CO _ 2, which is a carbon sink.For the whole year,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cess accounts for the absolute predominance, and the acid rain sequestration only accounts for 0.27% of the total dissolved amount,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96, but the proportion of acid rain sequestration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pH value of the acid rain.Acid ra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karst carbon sinks, which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study of karst carbon sink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238,41402324) 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5100)
【分类号】:X517;P64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茹;;浅谈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及其防治方法[J];吉林气象;2006年04期

2 费越;;贵州省酸雨情况及其危害防治的初步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洪正f ;山谷、盆地酸雨形成的特点及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3期

4 薛岚,雷莹;宁德市酸雨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吴贤笃,施松微,吴正可;温州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浙江气象;2004年04期

6 龚荣星;模拟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2005年08期

7 肖健;漳州市酸雨采样设点的区域代表性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詹红霞;杨金玲;邱辉;;伊犁地区酸雨状况分析[J];新疆气象;2006年02期

9 刘庆华;姜月清;;河池市城区酸雨的统计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贵州气象;2006年S1期

10 邵迪青;蔡萍;周丽琴;陈梅汀;;舟山市酸雨气象特征以及对农业影响分析[J];海洋预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昌云;刘娟;赵阳;张书伟;蔡娈卉;董计成;王书兵;;南通地区酸雨成因、影响分析及防御对策[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缪国华;施丹平;;2007-2008年江苏南部酸雨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吴贤笃;施松微;吴正可;;温州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邵迪青;蔡萍;周丽琴;陈梅汀;;舟山市酸雨变率特征以及对农业影响[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金飞胜;吴成彪;杜其成;方素青;朱根苗;;黄山市酸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6 刘亚民;刘珍;;乌鲁木齐市酸雨变化状况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7 吴贤笃;施松微;吴正可;;温州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余欣;;景德镇地区酸雨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刘晋生;信志红;仲光嵬;;东营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盛丽;康健;陆华标;张军;;南京2006-2010年酸雨观测数据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崔璀;去年全市酸雨率较上年下降[N];丽水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奇锋;酸雨来袭谁的眼泪在飞[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酸雨来自空中的灾难[N];北京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倩;科学认识酸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 谢光飞 王松才 李银雁 周杰;从酸雨之都到山水城市的美丽蜕变[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记者 常璇;空气和水不错 酸雨率略增加[N];蚌埠日报;2012年

7 记者 肖新华;好天气增多 酸雨仍严重[N];温州日报;2010年

8 日报记者 刘丽虹;从“酸雨城市”变成“环保模范”[N];柳州日报;2008年

9 谢蓓蕾;要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N];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英;模拟酸雨与富营养化复合胁迫对水生植物氮吸收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杜建飞;上海酸雨物理化学特征及氮湿沉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慧明;模拟酸雨类型和淋施方式对木荷幼苗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桦;开化县酸雨沉降状况、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张萍华;模拟酸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和生物活性及中药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4 邱媛;柳州市酸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马尾松林分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4年

5 沈高峰;模拟酸雨和铅污染对草坪草生长以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杜凌;安吉县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潘丽娜;乐清市酸雨成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蔡梦莎;模拟不同酸雨处理对杜英(Eleocarpus glabripetalus)与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郑甜;乐山市酸雨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敏;柳州市酸雨防治立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0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10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