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石英C轴组构指示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变形式

发布时间:2018-04-09 04:39

  本文选题:中-下地壳流动 切入点:造山后伸展 出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5期


【摘要】:造山带中-下地壳韧性流变形式反映深部岩石圈构造活动形式,是造山带深部岩石圈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前人对板块俯冲阶段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变形式及其深部动力学认识不足。本次工作对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岩石开展了详尽的构造观察和石英C轴组构分析,研究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变形式。本次研究表明,中-下地壳流变带内岩石变形从边界区域的简单剪切变形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在核部区域以纯剪切变形为主。流变带内部岩石变形特征表明北大别中-下地壳流变带的流变形式是介于活动边界条件下的透入性剪切流动和固定边界条件下韧性垮塌流动的过渡形式。这一流变形式可能是深俯冲太平洋板块的绕屈回撤和加厚造山带地壳活化韧性垮塌叠加的结果。
[Abstract]:The ductile rheolog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of the orogenic belt reflects the tectonic activity of the deep lithosphere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deep lithosphere in the orogenic belt.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middle-lower crustal flow of the orogenic belt in plate subduction stage have been carried out, but 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rheological form of the lower crust and its deep dynamics during the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period.In this work, detailed tectonic observation and quartz C-axis fabric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ost-extensional and lower crustal rocks of Beidabie orogeny, and the rheological patterns of the post-orogenic extension-lower crust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rock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al rheological zone i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simple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boundary region to pure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core reg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deformation in the rheological zone indicate that the rheological form of the middle-lower crust rheological zone in Beidabie is a transitional form of permeable shear flow under active boundary condition and ductile collapse flow under fixed boundary condition.This rheological form may be the result of the deep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crust activation ductile in the thickening orogenic belt.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94,41002069,40902064)资助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龙清;关于造山带研究工作的几点想法[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年01期

2 张华瑛;一部有关造山带现代理论和方法的优秀教科书——评《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与研究方法——东秦岭造山带剖析》[J];出版科学;1996年02期

3 杨志华,张传林,朱立华,邓亚婷;大陆造山带盆-山转换的类型及阶段──以秦岭造山带为例[J];地学前缘;1999年04期

4 杨巍然;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J];地质论评;1999年01期

5 杨志华,李勇,苏生瑞,周义;论陆内造山作用和陆内造山带[J];矿物岩石;2001年03期

6 徐学义;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成立[J];西北地质;2001年01期

7 姜春发;中央造山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代序)[J];地质通报;2002年Z2期

8 王来明,宋明春,王沛成;胶南-威海造山带研究进展及重要地质问题讨论[J];山东地质;2002年Z1期

9 龚全胜,刘明强,李海林,梁明宏,代文军;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J];西北地质;2002年03期

10 钟大赉,丁林,张进江,季建清;中国造山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质论评;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超民;董岩翔;任荣富;周建华;;试论大别——舟山造山带[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炳蔚;;横断山式造山带的某些特点[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3 高锐;李秋生;赵越;匡朝阳;张季生;管晔;白金;张栓宏;吴海;胡建民;王海燕;;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探测燕山造山带地壳细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照华;詹华明;魏阳;辛后田;柯珊;李文韬;;基于实验结果推导的造山带拆沉作用模型及其构造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王宗起;;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6 高锐;李秋生;赵越;张季生;管晔;白金;吴海;张栓宏;胡建民;李鹏武;王海燕;贺日政;;燕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许志琴;杨经绥;金小赤;万渝生;吴才来;张建新;李海兵;史仁灯;;祁连造山带的深部物质组成及动力学[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8 杨志华;苏生瑞;李勇;周美付;赵太平;;从抽拉构造到陆内造山带和大陆动力学[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9 徐佩芬;刘福田;王清晨;从柏林;陈辉;;苏鲁造山带之下的“鳄鱼”状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戴传固;;造山带构造分析原理及方法[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维;中俄携手研究增生型造山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张维;中俄携手研究增生型造山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江来利 汪杰;大别山造山带地质现象引人注目[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滕艳;造山带里,,富含金银钼铜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宋明春 许东平;巧手绘得胶南貌[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汪杰 陆益群;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地质研究出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骑彬;大别—苏鲁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2 李晓波;中国若干典型陆内造山带演化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徐亚军;北祁连造山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徐强;造山带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玮;准噶尔西北缘造山带中生代盆地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蔡志慧;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带的构造特征、造山过程及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7 张克信;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0年

8 童劲松;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有学;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广角地震测深地壳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勇;江南造山带前寒武纪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5年

2 韩建军;桐柏造山带中主要断裂带的变质变形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田东江;完达山造山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组成及其演化[D];吉林大学;2007年

4 惠若愚;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5 韩瑶;江南造山带东段构造古地理格局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艳秋;塔西南坳陷与西昆仑造山带的耦合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魏方辉;北祁连造山带东端早古生代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过程[D];长安大学;2013年

8 董铁柱;松潘—甘孜造山带三叠系极低级变质与变形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侯广顺;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化学结构、地球化学分区及编图[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10 王伟;苏鲁造山带北部多期构造热事件的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4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24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