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

发布时间:2018-04-10 08:51

  本文选题:渤海湾盆地 切入点:热历史 出处:《地学前缘》2017年03期


【摘要】:文章主要利用中—新生代热史、地壳分层结构以及流变学参数,模拟计算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由三叠纪—侏罗纪时期的"冷幔热壳"型岩石圈热结构转变为白垩纪至今的"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从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来看,中生代早期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厚的脆性层;早白垩世初期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的脆性层完全转变为韧性层;晚白垩世开始,中地壳上部出现薄层的脆性层;古近纪早期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变薄变浅;现今则除了发育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外,上地幔顶部开始在浅部发育薄的脆性层。中—新生代岩石圈总强度演化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早期经历了两期减弱,中生代早期岩石圈总强度远大于中侏罗世之后的岩石圈总强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强度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厚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侧面反映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因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可以为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Based on Meso-Cenozoic thermal history, crustal stratified structure and rheological parameter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so-Cenozoic lithosphere thermal structure and thermo-rheological structure in Bohai Bay Basin are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basin changed from the "cold mantle hot crust" lithosphere in the Triassic to the Jurassic period to the "hot mantle cold crust" type in the Cretaceous period.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ospheric thermo-rheological structure in Jiyang depression, the upper upper crust, the upper middle crust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mantle in the early Mesozoic appear to be thick brittle layers.In addition to the upper crust and the upper middle crust, the upper mantle began to develop thin brittle layer in the shallow part.The evolution of total lithospheric strength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shows that the total strength of the early Mesozoic lithosphere weakened during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early Paleogene, and the total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early Mesozoic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after the Middle Jurassic.The thermal rh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trength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have a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thickness of the lithosphere during the failur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Therefore, the lithospheric thermo-rheological structure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basin formation, continental margin and orogenic belt.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25010,91114202)
【分类号】:P313;P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维时;岩石圈计划成立工作组[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2 从柏林;国际岩石圈计划与中国岩石圈计划[J];地球科学信息;1988年02期

3 李志明,张平;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的一些进展[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2期

4 周新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转型与减薄研究若干问题[J];地学前缘;2006年02期

5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2期

6 苗五一;;联合会间岩石圈规划开始执行[J];地震地质译丛;1981年01期

7 邱维时;联合会间岩石圈计划[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8 梅世蓉,梁北援;岩石膨胀与地震前兆机制(一)——地壳内存在岩石膨胀的可能性[J];地震;1986年01期

9 G.Ranalli;D.C.Murphy;高子闽;;岩石圈的流变学分层结构[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10 Stephane Calmant;高志清;;太平洋岩石圈的弹性厚度[J];海洋地质译丛;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杨;黄金水;;D″层过钙钛矿相变对俯冲岩石圈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岩石圈演化研究室2013年度己发表论文统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4年

3 雷兴林;马瑾;刘力强;;岩石超声实验数据处理应用软件[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高平;刘若新;;华北岩石圈断面岩石—物理性质结构模型的初步探讨[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5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郭春丽;;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动力学)[C];2003年

6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吴宗絮;罗照华;;中国大陆两类岩石圈根及其构造效应[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安美建;石耀霖;;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荣强;臧绍先;;中国大陆非构造活跃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的研究及推论[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学诚;李廷栋;;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型[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毛小林;刘绍文;徐鸣洁;王良书;;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分布及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滕艳;中国岩石圈研究,有独特之处[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赵凡;全面再现中国大陆地下状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记者 李晓明;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绘就[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赵凡;1.45亿年前地质活动造就东部内生大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李斌;大陆缝合线已找到[N];中国矿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玺瑶;华南湘桂地区深部岩石圈特征及显生宙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白永良;基于多源重力的岩石圈密度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毛小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各向异性的计算和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李岩峰;青藏造山带岩石圈根拖曳模式的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夏明哲;塔里木板块东北部二叠纪基性岩石的岩浆过程与岩浆源区[D];长安大学;2006年

4 何利;川北坪河碱性杂岩体特征及其构造背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0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30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