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黑方台地下水动态及其灾害效应

发布时间:2018-04-11 20:49

  本文选题:黑方台 + 泉水流量 ; 参考:《兰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黑方台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台塬,由于其特殊的地层结构,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台塬灌溉后,塬边泉水流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地下水活动为该地区滑坡的主要诱因,泉水作为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水流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与滑坡类型的时空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系统的野外泉水流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塬边典型泉水点及典型黄土滑坡后壁进行系统采样,利用重量法、离子色谱仪等方法和仪器,详细地分析了黑方台泉水流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滑坡类型空间分布、泉水流量时间分布和滑坡时间分布的关系、典型泉水取样点水质特征及其与滑坡空间分布,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基岩滑坡发育的区段泉水出露点大部分位于基岩内,黄土滑坡发育的区段泉水出露点大部分位于黄土层。黑台东缘、北缘区段和方台东南缘、东北缘区段分别为黑台和方台地下水主要排泄区段,排泄区段泉水的矿化度一般较低。受地下水流向的影响,黑台北缘和方台东南缘泉水矿化度分别从西向东和从南向北依次增大。黑台地下水主要排泄区段发育大量的黄土滑坡,且滑坡所占的比例为62.5%,泉水所占比例65%,两者所占比例非常接近。(2)灌溉量对泉水流量有一定的影响,在补给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延迟。黑台不同月份泉水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区段泉水的流量也有一定的变化,且有各自的变化规律。黄土基岩滑坡和黄土滑坡在高频率发生后,频率都突然下降,出现短暂的稳定。3月大面积的灌溉及坡脚处冻结滞水消融的排泄是该季节黄土滑坡发育频率高发的主要原因。黄土层饱和带的增加也会影响黄土滑坡的发育。7月黑台东缘泉水流量最大可能是该月黄土滑坡高发的原因。优势通道的存在使得灌溉水以泉水的形式集中排泄,从而影响滑坡的发育。(3)黑台泉水为盐水或者卤水,呈微碱性,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不同种类阳离子占阳离子总数比例基本稳定,Cl-和SO42-占阴离子总数的比例有一定的变化。泉水中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l-或SO42-。泉水中Ca2+,Mg2+, Na+, K+, Cl-, NO3-具有相同的来源,都是来之黄土中可溶盐的溶解。SO42-/(Ca2++Mg2+)分别在3、6和9附近,值在3附近样的M60g/L,6附近的样35g/LM55g/L,9附近的样M30g/L。这揭示三个含水系统对SO42-浓度的影响。大部分泉水的水质不受阳离子交换的影响。蒸发作用对黑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台地下水演化的阶段正好处于可溶盐的溶解阶段,推测后期矿化度会逐渐减低,以矿物的溶解为主。土中可溶盐的大量流失可能是黑台出现大面积湿陷的主要原因。(4)泉水的排盐量与滑坡的类型密切相关,排盐量相对较大的区段一般发育黄土滑坡,排盐量较小的区段则发育黄土—基岩滑坡。在黄土滑坡发育的区段泉水中阴离子浓度Cl-SO42-,而黄土基岩滑坡发育的区段阴离子浓度SO42--Cl-。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黄土基岩滑坡发育的区段泉水从基岩中流出,而基岩中S042-在易溶盐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黄土基岩滑坡发育的区段泉水化学类型接近硫酸盐型,在黄土滑坡发育区段泉水的类型为氯盐型。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ring wate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are studied by weight method , ion chromatograph and so on . ( 3 ) The water quality of spring water is slightly alkaline , and the chemical type is Na - Cl . The water quality of spring water is basically stable ,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l - and SO _ 2 -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nions .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1.2;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珍;地下水对滑坡稳定评价的影响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1999年22期

2 徐世光;王明珠;王云晓;李长才;王小晶;喻江;;地下水在引发边坡病害中的作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5期

3 赵晓东;蒋宇静;;鹿儿岛陡倾边坡地区地下水tank模型构模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4 熊亮萍,汪集e,

本文编号:173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3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