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物理模拟试验的岩质滑坡地表位移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5 16:02

  本文选题:岩质滑坡 + 三段式滑坡 ; 参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年04期


【摘要】:三段式岩质滑坡是一种典型的斜坡变形破坏模式,运用二维地质力学加载系统对其变形破坏全过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采用激光位移计对坡顶和坡脚位置进行位移监测。结果表明:位移监测曲线总体上表现为锁固段经历长时间的能量积累与应力调整后的突发脆性破坏;由于软弱夹层具有蠕滑特性,前缘蠕滑阶段呈现出与土质滑坡相似的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加速变形特征;后缘拉裂阶段作为最短暂的变形阶段,其位移监测曲线表现为"减-增-减-增"的"W"型变化趋势;锁固段是三段式岩质边坡维持稳定的关键所在,其受剪变形的顺序为先上后下,损伤变形由端部向中部递进,最终锁固段剪断形成突发脆性破坏,滑坡高速启动。
[Abstract]:Three-section rock landslide is a typical slop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 The whol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is studied by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with two-dimensional geomechanical loading system,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op and foot is monitored by laser displacement me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urve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sudden brittle failure after long time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stress adjustment in the locking section, and because of the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k intercalation.The initial deformation and isokinetic deformatio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oil landslide, while the post-edge tensile fracture stage is the most transient deformation stage.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urve shows a "W" trend of "reduction-increment, less-increase", and the locking section is the key to maintain stability of the three-section rock slope. The order of shear deformation is first, then down, and the damage deformation is progressive from the end to the middle, and 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urve shows a trend of "W" type, and the locking section is the key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three-section rock slope.Finally, the locking section shearing formed a sudden brittle failure, and the landslide started at high spee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745、41521002、412723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733202)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爱国;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动力学机理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胡厚田;;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制的研究[J];学术动态;2002年01期

3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4 杨为民;吴树仁;石菊松;潘芬;;湖北秭归千将坪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J];煤炭工程;2006年04期

5 陈喜昌;谷明成;石胜伟;马显春;;岩质滑坡的时间预报与水力启动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6 孙军强;朱金荣;;某岩质滑坡的确认及稳定性评价[J];土工基础;2010年02期

7 吴永;何思明;罗渝;;震后暴雨型岩质滑坡启动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康;冯晓;汪洋;;彭水县沙子口顺层岩质滑坡成因与治理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2期

9 汪洋;刘艺梁;;平面滑动型涉水岩质滑坡速度计算模型研究[J];灾害学;2012年03期

10 齐武福;程先锋;徐世光;;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岩质滑坡破坏模式浅析[J];云南地质;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树祥;白国安;;黄河上游岩质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2 汪会帮;;破碎岩质滑坡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启标;赵定成;;李家峡坝前岩质滑坡的特征与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4 张云;陈永福;;滑坡三维稳定分析的一种近似方法及李家峡滑坡的三维稳定分析[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成龙 唐宜贵 杨麟 通讯员 肖鹏程 吴_";强降雨引发秭归大面积山体滑坡[N];湖北日报;2014年

2 罗会江 金光;小字辈里的“大将军”[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振;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2 邹宗兴;顺层岩质滑坡演化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广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江;四川省南江县红层地区缓倾岩质滑坡成因机理与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京伍;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启程剧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朱占雄;后缘充水型楔形岩质滑坡成因机理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徐;降雨型岩质滑坡预警模型与判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何惠军;巴东新城区库岸岩质滑坡变形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颖;辽阳石门硅石矿岩质滑坡结构面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文辉;岩质滑坡地下水动态演化规律及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泽铭;四川红层地区缓倾角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徐静;皖南山区斜坡碎石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4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54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