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渤中凹陷西部东二段沉积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09:33

  本文选题:渤中凹陷 + 沉积体系 ; 参考:《长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渤中凹陷西部地区,东营组东二段是勘探主要目的层,在勘探程度以深入的同时,岩性地层等隐蔽性油气藏逐渐成为勘探对象,迫切需要更为精确的砂体分布、沉积相展布等探究成果。对更为准确的岩相格架、等时层序地层进行构建,并在等时地层格架之中开展相和沉积体系的探究工作,进而更为有效的对储盖组合、储层分布等进行预测,即为层序地层学的关键思想。在渤海海域内,面积最大的凹陷就是此次研究区——渤中凹陷,其与各个方向的凸起相邻,结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为渤东凸起、渤南凸起、埕北凸起、沙垒田凸起以及石臼坨凸起,凹陷呈自北向东,北窄南宽,南边宽约为80 km,北边宽约为20km,总长约为140km,总面积约为8660km2,面积大和沉积厚度大是其主要特点。研究区段为古近系地层东营组东二段,此区段为各种三角洲相沉积及湖泊相沉积。研究区位于沙垒田凸起西南部,东临渤中凹陷,西邻沙南凹陷,南为渤南低凸起,工区面积1530km2。东营组地层包括东一段、东二段和东三段三套地层,研究目的层为古近系东营组地层中的东二段地层,其主要由东二上亚段和东二下亚段两套地层组成,地层较厚,是东营组沉积的主体。为此,此次研究选取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以综合对钻井、测井等相关资料的分析作为基础,通过对沉积体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模式的构建,在该格架内针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展布等开展探究工作,进而对本区段东营组二段的沉积体系主要控制因素加以明确,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在成因上存在关联的沉积相,共同构成了沉积体系。其中,在划分沉积体系类别时,以沉积相的研究、分析作为其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沉积体系划分标识为沉积相标识,具体涉及到如下四大块,即地震、测井、古生物学、沉积学相标志。沉积物沉积背景、特征等作为基础,对研究区中的沉积相进行如下五大沉积体系的大概划分,即正常湖泊、湖泊重力流沉积体系等。在一定沉积背景之下,沉积体系属于响应结果,所以其沉积特征各有不同。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沉积地质背景,所以沉积体系类型也各不相同。论文以对工区区域构造进行探究作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反射、古生物学等标识开展分析探究工作,详细针对区域进行沉积体系划分工作。就如科研问题,论文对诸多理论以及方法加以结合,即地震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且综合利用目前的岩芯、三维地震资料等,进行多学科交叉探究工作,由此针对研究区域地层开展高精度分析,并深入针对沉积体系展布进行研究。论文依据地震、钻井资料、区域沉积背景、大地构造资料,对渤中凹陷西部古近系东营组东二段进行划分;对体系域分布、特征等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东营组东二段发育三角洲、浅到半深湖沉积,并在东二段高位体系域两侧发育湖底扇。结合此次探究目的、任务,参照编图原则,以体系域作为此研究区段东二段的基本成图单元,完成相应编图操作。对岩石结构组分、测井曲线特征等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单因素多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对古近系层序-沉积相图进行编制,依据岩心观察、测井分析,以及单井相分析和井震响应关系,以地貌为约束,地震反射征和地震相为依据,编制了三级层序的沉积相分布图,对各种体系域的岩相古地貌演化、特征进行细致描述。由此获得如下结论,即研究区段东二段多为浊流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发育于洼陷区,滨浅湖砂坝、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多发育于缓坡区。东二段多为远源以及外源沉积,多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且有大型滑塌浊积扇沉积存在,局部发育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
[Abstract]: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ohai Sea , the eastern part of Dongying Formation is the main stratum of exploration . The exploration of sedimentary system , such as sedimentary system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 is the key idea of the sedimentary system . In this paper ,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re divided into sedimentary facies , such as seismic , logging , paleontology and sedimentology . Based on logging analysis and single well facies analysis and seismic facies analysis , the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map of three - level sequence is compiled based on landform , seismic reflection sign and seismic facies .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士科;魏泽典;邓宏文;王洪亮;谢武仁;杨孝;;渤中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4期

2 刘廷海;李思田;高坤顺;郭铁恩;彭刚;杨波;任志勇;;渤中凹陷莫霍面特征及盆地形成机制[J];中国海上油气;2008年05期

3 倪春华;包建平;梁世友;;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原油成熟度的多参数综合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4期

4 倪春华;包建平;;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学刊;2009年04期

5 杨海风;王德英;郭永华;王波;;渤中凹陷西斜坡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2期

6 邓宏文,王红亮,王敦则;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04期

7 文志刚,唐友军,李浮萍,徐耀辉,陈丹;渤中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姜福杰;庞雄奇;;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1期

9 谢武仁;邓宏文;王洪亮;徐长贵;;渤中凹陷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年03期

10 安作相,马纪;渤海石油地质的几个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石良;金振奎;杨有星;李桂仔;闫伟;;渤中凹陷1/2区块东营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王飞宇;曾花森;师玉雷;贺志勇;;含油气盆地气油比的控制因素和勘探意义——以渤中凹陷为例[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健;渤中凹陷断裂体系及其对成藏的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朱雯;渤中凹陷西部东二段沉积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3 谢武仁;渤中凹陷古近系成岩层序与优质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杨波;渤中凹陷北坡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庞小军;渤中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李敏;渤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物源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6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96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