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干旱背景下降雨型松散堆积体滑坡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长期干旱 + 模型试验 ; 参考:《长安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降雨条件下滑坡产生的机理及相应评价方法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岩土工程界越来越关注的课题。近几年,由于极端气候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全球干旱和强降雨交替的现象频频出现。针对我国大范围长期干旱—强降雨交替出现的气候特点,松散堆积体边坡岩土体工程特性的劣化,包括抗剪强度和渗流特性的改变。本文基于现场监测、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松散堆积体边坡在此环境下的破坏机理。首先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经历长期干旱的边坡和未经历干旱的边坡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坡体位移、坡体内部土压力以及孔隙水压力等值的变化情况。再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边坡失稳破坏的整个过程,通过SEEP/W和SLOPE/W对坡内渗流和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了相同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下长期干旱边坡和表层无干旱边坡土体内部水分渗流过程和坡体稳定性的变化,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结果,揭示边坡破坏的机理。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模型试验中,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坡内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处于不断变化中。2)相同降雨条件下长期干旱边坡较未经历干旱边坡更易发生沉降和整体移动。经历过长期干旱的松散体边坡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降雨更易于入渗。3)由数值模拟得出,随着降雨的进行,坡体安全系数持续减小,相应的边坡稳定性也持续减小。降雨结束后,坡体安全系数逐渐升高,最后基本趋于稳定。而长期干旱边坡稳定系数始终低于表层无干旱边坡的稳定系数。该研究结果为长期干旱—强降雨条件下的此类边坡的设计和治理提供依据,对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的松散堆积体边坡的设计和灾害防治具有直接的工程指导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landslide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more and more extreme climate, the phenomenon of global drought and heavy rainfall alternates frequently. In view of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drought and heavy rainfall in China, the deterioration of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and soil mass of loose accumulative body slope, including the change of shear strength 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field monitoring,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loose accumulative slope in this environmen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changes of slope body displacement, soil pressur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under the same rainfall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by indoor model test. The whole process of slope failure is simulated by using GeoStudio software. The seepage and stability of slope are analyzed by SEEP/W and SLOPE/W. The process of water seepage and the stability of slope body in long term arid slope and surface arid slope were compared under the same rainfall duration and rainfall intensity.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odel test were compared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slope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of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in the model test, with the continuous rainfall, The soil pressur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the slope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2) under the same rainfall conditions, the long-term arid slope is more prone to settlement and overall movement than the non-experienced drought slope.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decreases continuously and the slope sta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rainfall. After the rainfall, the slope safety coefficient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finally tended to be stable.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long-term arid slope i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of non-arid surface slope.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treatment of this kind of slop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term arid and heavy rainfall, and have direct engineer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loose accumulative slope in the scop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露泉,张书军,李月潭;序贯套表设计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叶恒健,叶素娟;有关音质模型试验的讨论[J];声学技术;1984年02期
3 卢祥兴;;钱塘江河口盐水入侵的模型试验[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1年04期
4 钱立平;马建林;;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与若干问题分析[J];路基工程;2007年03期
5 乔树梁;贺辉华;;港工波浪模型试验数据处理[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9年02期
6 J.O.Steenson-Bach,张亭健;在粘土和沙土中负压桶的最新模型试验[J];海岸工程;1998年03期
7 陈诚;贾宁一;蔡守允;;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冬成;;岩土模型试验相似设计[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袁忆丰,徐国柱;超声波对土下异物探测的模型试验[J];声学技术;1988年01期
10 朱林楠,李东庆,郭兴民;无外荷载作用下冻土模型试验的相似分析[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鸿泰;;论岩石工程问题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侯瑜京;陈祖煜;;简述土工离心机中模拟爆炸和冲击荷载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朱永全;;多功能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陈卫兵;郑颖人;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的三维有限元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安福;曾祥勇;;某大型水压机基础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刘金元;刘纯洁;刘国彬;;离心机模型试验在挡土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况[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7 王三德;杨德森;;相似理论在水下复杂结构体的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昀;张子新;;相似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雅坤;郑颖人;雷文杰;;沉埋式抗滑桩机制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翔;何天祺;;三峡电站主厂房夏季分层空调模型试验及其初步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丕建;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N];黄河报;2007年
2 原小利;黄委切实加快黄河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步伐[N];黄河报;2006年
3 黄委总工程师办公室;实施科学验证 推进科技治黄[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范颖华 通讯员 李之政;国家体育馆“模型试验”成功[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金树;油船水下破舱油品泄漏动力学机理及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安建永;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昆仑;长期干旱背景下降雨型松散堆积体滑坡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吴建清;置筋式挡土墙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仵志扬;模型试验中材料特性差异导致的误差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4 肖杰;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原料选择及配比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王小刚;软土电化学成桩加固法模型试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6 邸庆霜;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8年
7 周冰峰;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设计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何立明;桩—土—承台非线性共同作用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栗献锋;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的研发及其在电厂取水流道模型试验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曹冠华;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形成机制的模型试验与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3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3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