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及邻区剖面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
本文选题:台湾海峡 + 有效弹性厚度 ; 参考:《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摘要】:台湾海峡及邻区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互作用的构造前锋部位,经历了挤压、剪切和伸展交替或并重的构造作用,这种复杂应力环境下岩石圈的均衡调整对台湾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深远影响.通过采用均衡响应函数法计算穿越台湾海峡及邻区剖面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利用剥离法消除台湾海峡及东邻岛区较厚沉积层的影响,得到了穿越台湾海峡地区剖面岩石圈弹性厚度的变化.结合反演的莫霍面和居里面深度对剖面有效弹性厚度的构造意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及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变化范围为22~8km,剖面有效弹性厚度整体上自西往东呈楔形递减趋势,反映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往东伸展减薄;台湾岛附近有效弹性厚度出现局部向东倾斜增大的趋势,可能与东侧菲律宾海板块的仰冲挤压有关.有效弹性厚度与居里面具有较高相关性,反映了有效弹性厚度受岩石圈热结构的影响.
[Abstract]: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re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tectonic front where the Eurasian plate interacts with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has undergone tectonic processes of alternating compression, shear and extension. The balanced adjustment of lithosphere in this complex stress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aiwan area.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lithospher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sections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qualization response function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cker sediment layer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eastern island area is eliminated by the stripping method. The variation of lithospheric elastic thicknes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s obtained. The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section is analyzed synthetically by combining the inversion Moho surface and the inner-dwelling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areas varies from 22 to 8 km, and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the profile de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reflecting the eastward extension and thinning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in the vicinity of Taiwan Island is inclined eastward,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upthrust compress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on the eastern side.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ha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living inside, which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n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541027) 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项目(No.GZH20090050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2010AA09Z302)
【分类号】:P31;P5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岩石圈向西漂移:旋转拖拽?[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年04期
2 邱维时;岩石圈计划成立工作组[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3 从柏林;国际岩石圈计划与中国岩石圈计划[J];地球科学信息;1988年02期
4 李志明,张平;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的一些进展[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2期
5 周新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转型与减薄研究若干问题[J];地学前缘;2006年02期
6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2期
7 苗五一;;联合会间岩石圈规划开始执行[J];地震地质译丛;1981年01期
8 邱维时;联合会间岩石圈计划[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9 梅世蓉,梁北援;岩石膨胀与地震前兆机制(一)——地壳内存在岩石膨胀的可能性[J];地震;1986年01期
10 G.Ranalli;D.C.Murphy;高子闽;;岩石圈的流变学分层结构[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杨;黄金水;;D″层过钙钛矿相变对俯冲岩石圈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岩石圈演化研究室2013年度己发表论文统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4年
3 雷兴林;马瑾;刘力强;;岩石超声实验数据处理应用软件[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高平;刘若新;;华北岩石圈断面岩石—物理性质结构模型的初步探讨[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5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郭春丽;;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动力学)[C];2003年
6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吴宗絮;罗照华;;中国大陆两类岩石圈根及其构造效应[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安美建;石耀霖;;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荣强;臧绍先;;中国大陆非构造活跃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的研究及推论[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学诚;李廷栋;;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型[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毛小林;刘绍文;徐鸣洁;王良书;;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分布及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滕艳;中国岩石圈研究,有独特之处[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赵凡;全面再现中国大陆地下状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记者 李晓明;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绘就[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赵凡;1.45亿年前地质活动造就东部内生大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李斌;大陆缝合线已找到[N];中国矿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玺瑶;华南湘桂地区深部岩石圈特征及显生宙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白永良;基于多源重力的岩石圈密度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毛小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各向异性的计算和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李岩峰;青藏造山带岩石圈根拖曳模式的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夏明哲;塔里木板块东北部二叠纪基性岩石的岩浆过程与岩浆源区[D];长安大学;2006年
4 何利;川北坪河碱性杂岩体特征及其构造背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3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3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