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贵州碳酸盐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岩溶地下水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8-05-03 23:11

  本文选题:碳酸盐岩相 + 岩溶地下水 ; 参考:《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摘要】:贵州遍布碳酸盐岩,这些碳酸盐岩控制了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分布。由于碳酸盐岩空间分布不均匀,岩溶地下水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导致贵州岩溶山区找水的成功率较低。为了提高找水的准确率,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对贵州碳酸盐岩相与岩溶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本文基于资料收集和野外地质调查,运用MPGIS工具,编制了相应图件。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碳酸盐岩相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其中南部和西部主要为开阔台地相的石灰岩区,北部和东北部主要为局限台地相的白云岩区,西北部和西南部主要为开阔台地相石灰岩与局限台地相白云岩互层区,西南的安龙-贞丰-紫云-罗甸一带和贵阳青岩、安顺地区主要为台地边缘相礁灰岩分布区;开阔台地相石灰岩控制下的岩溶地下水为溶洞-管道水,局限台地相白云岩控制下的岩溶地下水为溶孔-溶隙水,开阔台地相与局限台地相互层控制下的岩溶地下水为溶隙-溶洞水,台地边缘相礁灰岩控制下的岩溶地下水为岩溶洞-管道水。该研究结果对贵州岩溶地下水的寻找和开发以及提高找水准确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ere are carbonate rocks all over Guizhou, which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Due to the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the success rate of water prospecting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is lo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water exploration and reduce economic los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facies and karst groundwater in Guizhou. Based on data collection and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the corresponding maps are compiled by using MPGIS to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ate facies of Guizhou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west and south, the south and west are mainly limestone areas of open platform facies, and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are mainly dolomite areas with limited platform facies.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are mainly composed of open platform limestone and limited platform dolomite interbedded area, southwest of Anlong-Zhenfeng-Ziyun-Luodian area and Guiyang bluestone, Anshun area is mainly platform margin facies reef limestone distribution area; The karst groundwater under the control of open platform limestone is karst cavern-pipeline water, while the karst groundwater under the control of limited platform dolomite is dissolving pore-dissolved interstitial water. The karst groundwate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open platform and the limited platform is dissolution-cave water, and the karst groundwater under the control of platform margin facies reef limestone is rock cavern-pipeline wat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Guizhou an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water prospecting.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4]2069号)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3)14号);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教发[2013]58号)联合资助
【分类号】:P641.134;P588.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松;聂云鹏;王克林;;岩溶山区水分时空异质性及植物适应机理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02期

2 马治鸾;淡永;陈洪德;邹灏;;黔南拗陷石炭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谢尚克;汪正江;王剑;;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2011年05期

4 黄继;;黔西北夜郎组分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3期

5 陈晶;童金南;牛志军;周士钦;宋海军;易飞;;贵州青岩地区早-中三叠世生物地层[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殷科华;叶德书;沈大兴;王林;罗本利;;息烽—遵义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J];沉积学报;2009年04期

7 杨长清;岳全玲;曹波;;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与方向[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8 金中国;张伦尉;叶静;;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7年06期

9 支家生;;黔中隆起的油气勘探壁垒——兼论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J];海相油气地质;2006年03期

10 刘建中;邓一明;刘川勤;张兴春;夏勇;;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层控特大型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赵勇;郭祥;王崇军;;云南思茅大平掌铜矿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规律[J];现代矿业;2017年05期

2 焦裕飞;李飞;曹滨;冯忠伦;李丹;林洪孝;王刚;;潍坊市北部漏斗区的含水层调蓄库容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7年03期

3 谭正华;谭姣月;潘梅;王李管;;基于空间轮廓线的高质量矿体表面三维重构方法[J];黄金科学技术;2017年02期

4 周洁;王根厚;崔玉良;张莉;;基于3D Mine的阳山金矿安坝矿段三维建模研究及矿体形态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5 高乐;卢宇彤;虞鹏鹏;肖凡;;成矿区三维可视化与立体定量预测——以钦-杭成矿带庞西垌地区下园垌铅锌矿区为例[J];岩石学报;2017年03期

6 何建宁;潘世峰;林斌;;基于钻孔数据的加高土石坝地质剖面自动生成方法[J];人民珠江;2017年03期

7 赵明;;基于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的大雁三矿建模[J];露天采矿技术;2017年02期

8 刘亭;王光宁;齐艳妮;;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陕西某铅锌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6年12期

9 何贞健;;固体矿产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地质;2016年04期

10 何贞健;;固体矿产储量三维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6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士松;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叠加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yN;黔东南天柱—锦屏地区金的成矿系统及其结构[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利亚;阳山金矿带成矿作用:多元同位素示踪[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李楠;阳山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张闯;西秦岭阳山金矿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黄志新;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松;杨静;傅伟;何菲;王克林;;桂西北喀斯特峰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2 聂云鹏;陈洪松;王克林;;石灰岩地区连片出露石丛生境植物水分来源的季节性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3 陈洪德;侯明才;林良彪;钟怡江;张成弓;隆轲;;不同尺度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思路与实践[J];沉积学报;2010年05期

4 张继光;陈洪松;苏以荣;梁洪波;孔祥丽;张伟;;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5 谭巍;陈洪松;王克林;聂云鹏;邓彭艳;;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典型生境不同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差异[J];生态学杂志;2010年09期

6 聂云鹏;陈洪松;王克林;;土层浅薄地区植物水分来源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9期

7 邓彭艳;陈洪松;聂云鹏;谭巍;;桂西北喀斯特地区菜豆树和红背山麻杆旱、雨季光合特性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0年08期

8 杜雪莲;王世杰;;喀斯特高原区5种常见灌木叶片δ~(13)C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对石漠化程度的响应[J];地球与环境;2010年02期

9 姜光辉;陈坤琨;于Ym;彭稳;;峰丛洼地的坡地径流成分划分[J];水文;2009年06期

10 胡艳华;刘健;周明忠;汪方跃;丁兴;凌明星;孙卫东;;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J];地球化学;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雪荣;广西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素描图选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6期

2 郭纯青;论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基本内涵及资源产生的物质基础[J];中国岩溶;1990年02期

3 刘金荣,梁耀成;桂林岩溶地下水~(14)C年龄测定结果及分析[J];中国岩溶;2003年04期

4 康银昌;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监测分析[J];地下水;2004年01期

5 韩志文,蒙格平;北京市大兴区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分析[J];北京水利;2004年06期

6 王真奉,华解明;邯郸西部岩溶地下水集中式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顾尚义;鄢贵权;;贵州岩溶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8 陈拴清;;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J];地下水;2006年04期

9 周东来;;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运移规律的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10 查学芳;吴攀;朱立军;丁坚平;;贵阳市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对策[J];环保科技;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行瑞;;山西省晋城市岩溶地下水新水源地综合调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2 杨世松;程伯禹;;鄂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3 韩行瑞;;昔阳岩溶地下水域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C];1985年

4 张发旺;;淄博盆地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5)[C];1989年

5 李建宁;廉辉民;马汉田;;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地下水同位素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许贵森;哈承佑;王怀颖;王瑞久;;山西太原西山裂隙岩溶地下水系统[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0)[C];1987年

7 何守阳;朱立军;沈峥;;贵阳市浅层岩溶地下水溶解性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永旗;乔光建;;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雷明信;徐强;;某铀矿床岩溶地下水防治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10 卢耀如;;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通讯员 李锋 记者 丁贤飞;淮北规范岩溶地下水开采[N];安徽日报;2010年

2 记者 段金平;中标首都自来水应急工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牟仁君;利川将开发岩溶地下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记者 段金平;应急水源工程将解京城之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记者 段金平;应急水源工程将解京城之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6 记者 田雪莲;科学开发岩溶地下水造福百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王琴 本报记者 何毓敏;为1300万人建座岩溶地下水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李世君;北京张坊岩溶地下水库特征及调蓄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万利勤;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伟;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张佩;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风险性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范高功;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4 杨少勇;棋盘井地区岩溶地下水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苏平;矿物—水—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7年

6 路洪海;后寨河流域岩溶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义锋;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段先前;贵阳大干沟地区岩溶地下水渗漏污染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王宇;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北部企业排污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安瑞瑞;正明煤矿开采对岩溶地下水环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0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40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