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利用多次波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4 05:41

  本文选题:多次波 + 聚焦变换 ; 参考:《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目前对多次波的有效利用仅围绕多次波成像技术展开,通过成像多次波试图获取更丰富的地下构造信息.不同于该思路,本文另辟蹊径,从利用多次波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角度出发,对多次波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深入挖掘.首先基于聚焦变换思想在聚焦域内实现多次波的降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聚焦域内多次波表现为原始数据的多维子波反褶积这一重要结论,从理论上证明了本文方法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的可行性;然后采用引入整形正则化的非稳态回归自适应匹配滤波方法将聚焦域内由多次波构建的高分辨率数据分离出来,实现原始数据的高分辨率转换.与常规反褶积模型不同,该方法基于波动理论推导得出,可以适用于任意复杂情况;每一道输出结果中所有炮记录都参与了运算,从空间上加以约束,在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同时可以改善数据的横向分辨率.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ffective use of multiple waves is only focused on multiple imaging techniques, and attempts to obtain more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by imaging multiple waves. Different from this ide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use of multiple wav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sing multiple waves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First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ocusing transformation, the order reduction of multiple waves is realized in the focus domain, and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of multi-dimensional wavelet deconvolution in focusing domain is obtained by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multiple waves in the focusing domain are represented as original data. It is proved theoretically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then the high resolution data constructed by multiple waves in the focus domain are separated by using the unsteady state regression adaptive matched filtering method with plastic regularization. High resolution conversion of raw data is realized.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deconvolution model, the method is derived from the wave theory and can be applied to any complex case.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the data can be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of increasing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Finally, the validity, adapt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are verified by model trial calculation and actual data process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4073) 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2015M582162) 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33550006-15-FW2099-002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书娟;李振春;仝兆岐;蔡义峰;;表层多次波成像方法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6期

2 郭书娟;李振春;仝兆岐;马方正;叶月明;;基于广义的炮偏移方法实现地表多次波和一次波联合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三福;帅鹏宇;;三维广义SRME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6年04期

2 李志娜;李振春;;利用多次波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7期

3 庞新明;李振春;张敏;杨国权;;照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1期

4 宋鹏;朱博;李金山;谭军;;多次波分阶逆时偏移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0期

5 崔永福;刘正文;吴国忱;孙海军;罗莉莉;;超浅油气藏地震处理技术研究——以D工区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5期

6 郭书娟;王立歆;徐兆涛;王杰;;一次波和多次波联合成像在障碍观测系统中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5年02期

7 贾连凯;吴时国;董冬冬;栾奕;;南海南部深水多次波模拟分析与压制处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2期

8 朱博;宋鹏;李金山;谭军;;基于多卡GPU集群的多次波逆时偏移成像技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2期

9 方中于;王培培;李振春;;多次波逆时偏移与常规逆时偏移对比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1期

10 李列;谢玉洪;李志娜;李振春;方中于;刘金朋;王新领;但志伟;杨薇;赵明;;海上多次波压制与成像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月明;李振春;仝兆岐;张辉;徐秀刚;李栋;;双复杂条件下带误差补偿的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2 单国健;;地表多次波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7年06期

3 李鹏;刘伊克;常旭;金德刚;赵珊珊;;均衡拟多道匹配滤波法在波动方程法压制多次波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4 王维红;崔宝文;刘洪;;表面多次波衰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5 李景叶;陈小宏;芮振华;;基于匹配滤波的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6 李鹏;刘伊克;常旭;金德刚;赵珊珊;;多次波问题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

7 黄新武,孙春岩,牛滨华,王焕弟,曾闽山;基于数据一致性预测与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理论研究与试处理[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8 陆文凯,骆毅,赵波,钱忠平;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次波自适应相减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9 刘伊克,常旭;基于波射线路径偏移压制多次波[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明;;多次波压制技术在玛围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2 李振春;刘建辉;郭朝斌;郭书娟;张传强;;基于扩展伪多道匹配的保幅型多次波压制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2期

3 赵悦伊;刘洋;刘财;冯fE;;差异散射多次波自适应消减法研究[J];世界地质;2012年02期

4 范宝仓;谢涛;;部分去除表面多次波技术在浅水海域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12期

5 Evgeny Landa;宋焰;;利用多次产生的一次波的波前特征在抛物线型τ—p域衰减多次波[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5期

6 阎贫,汪瑞良,郝沪军,陈升义,刘军,陈照光;海上多次波的交互模拟[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7 林玉英,史利川,曹延军;伊宁凹陷衰减多次波处理方法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年04期

8 张金强,牟永光;多次波压制的自适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3期

9 Robert Essenreiter ,李乐中;利用自组织图识别和划分多次波[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5期

10 王汝珍;多次波识别与衰减[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辉;李振春;;基于线性几何独立分量分析的多次波压制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董烈乾;李振春;刘建辉;;基于反演的扩展伪多道压制多次波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腾;黄新武;赵兵;刘光;;压制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的自适应减方法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陈树亮;吕丁友;王波;;多次波衰减技术在渤海湾J区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李鹏;刘伊克;常旭;金德刚;赵珊珊;;均衡拟多道匹配滤波法在波动方程法压制多次波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8年

6 吴迪;杨长春;;数据驱动型多次波衰减方法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7 金德刚;常旭;刘伊克;;逆子波域消除多次波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高林;刘怀山;崔树果;;模型脉冲响应驱动自由界面多次波压制[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9 石颖;刘洪;邹振;;基于波动方程表面多次波预测与自适应相减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10 李学聪;刘伊克;常旭;李鹏;;均衡多道1范数匹配多次波衰减的方法与应用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烈乾;基于曲波变换的信噪分离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程浩;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一次波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崔树果;东海海域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童思友;南黄海地震资料多次波形成机理及压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郭书娟;表层多次波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6 谭军;自由界面多次波的预测与衰减[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沈操;基于波动方程的自由界面多次波压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冯飞;结合稀疏变换的稀疏约束反演一次波估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建贵;Hyp-curvelet变换与多次波的识别、分离和压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魏巍;盲信号处理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文豪;利用多次波数据提高成像精度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文亮;黄土塬地震勘探多次波分析与压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郑磊;海洋地震数据多次波的压制与衰减[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井洪亮;基于波动方程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林庆富;考虑震源和检波器特性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杨锋;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多次波分离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彭海龙;基于斜缆数据的多次波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周振晓;基于反馈环的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周小伟;地震资料多次波去除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潘军;基于频率差异的多次波识别[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1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41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