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克拉通盆地深层白云岩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
本文选题:克拉通盆地 + 深层 ; 参考:《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克拉通盆地深层白云岩是中国陆上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统计分析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等中国主要克拉通盆地,明确深层白云岩主要类型为颗粒白云岩、微生物白云岩及结晶白云岩,孔隙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为主。指出有利沉积微相是孔隙形成的物质基础,早期溶蚀作用是孔隙形成的必要条件,准同生—浅埋藏期等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准同生期形成的孔隙保存,表生岩溶及构造破裂作用起到改善储层物性的作用。明确了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仍具有相控性,深层白云岩储层继承性大于改造性,其纵向分布不是受深度控制而是受早期沉积旋回控制,横向分布不是受岩溶作用控制而是受高能沉积相带控制。认为未来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勘探主要为"台内裂陷两侧"及碳酸盐岩缓坡之内缓坡—中缓坡。
[Abstract]:The deep dolomite in the craton basin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onshore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jor cratonic basins in Sichuan, Tarim and Ordos, it is clear that the main types of dolomite in the deep layer are granular dolomite, microbial dolomite and crystalline dolomite. The main types of pores are fracture-pore type and fracture-pore typ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avorabl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of pore formation, the early dissolution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pore formation, and the early dolomitization, such as quasi-syntectic and shallow burial period, is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ores formed in the quasi-syntectic period. Supergene karst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frac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t is clear that deep and high quality dolomite reservoir is still facies controlled, the inheritance of deep dolomite reservoir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reformation, and its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not by depth but by early sedimentary cycles.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is not controlled by karstification but by high energy sedimentary faci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and high quality dolomite reservoir in the future is mainly "both sides of the platform rifting" and the mild-moderate slope within the carbonate gentle slop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4E-3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7ZX05008-00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洛耶·伊利契 ,岩英;热液-沉积白云岩[J];地质地球化学;1978年03期
2 胡廷芹 ,钱小鹗;白云岩微溶蚀研究某些新进展[J];广西地质;1992年02期
3 王德景;;白云岩之谜[J];地球;1983年02期
4 田景春,陈洪德,侯明才,覃建雄,周雁,夏青松;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5 孙钰;钟建华;袁向春;;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一段白云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年03期
6 范海明;;山西省优质冶镁白云岩的找矿方向[J];华北国土资源;2007年03期
7 周强;邵兰芳;;鹤壁发现一特大型白云岩矿[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8 赵建中;王晋南;;阳城县冶镁白云岩矿资源开发利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9期
9 何永年;郭金弟;;北京小汤山白云岩实验变形及其组构变化[J];地质科学;1965年01期
10 李昌文;孙加定;蔡自祥;林楚生;;安徽贵池黄龙群下部白云岩中Pseudostaffella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6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承运;;浅谈白云岩(石)的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查中的意义[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齐敦伦;;关于苏、皖南部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时代归属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4年
3 刘铁庚;叶霖;王兴理;邵树勋;;白云鄂博“白云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世忠;;论长江下游的黄龙组白云岩的时代及淮南运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4年
5 李耀西;陈宏明;;苏浙皖地区黄龙组下部白云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穿时的机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4年
6 先大贤;;白云岩及其红粘土地基土洞溶洞浅析——以贵州省湄潭酒厂扩建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为例[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7 ;苏浙皖地区黄龙组下部白云岩实测地层剖面[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4年
8 胡兴旺;刘吉;李忠水;孙立岩;王健;;浑江九队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A];2011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瑛;陈宏明;汤再如;;老虎洞白云岩的成因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4年
10 高翔;王平康;彭强;高远;王成善;;松科1井嫩江组湖相白云岩的成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绍伟;盂县羊泉冶镁白云岩普查野外施工结束[N];中煤地质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周正茂;彭水发现大型炼镁用白云岩矿床[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中科;“雪球地球”假说找到新证据[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杨树文 杨英珉;九龙峡金属镁矿资源开发达成协议[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永生;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奥陶系马四组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飞宇;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呼和沙拉地区白云岩矿资源调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梦醒;外源水对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邱高;粘土质白云岩固化水中铜离子的作用与机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子雪;吉林省白山地区白云岩矿可开发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5 周锋德;泌阳凹陷裂缝性白云岩油气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6 张桠楠;雷家地区沙四段白云岩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孙永丽;白云岩地区土壤退化机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建中;雷39块杜家台油层难动用储量评价与部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9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7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