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2015年尼泊尔Gorkha M_W7.9地震与Kodari M_W7.3地震InSAR数据反演及其应力触发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2 20:57

  本文选题:尼泊尔Gorkha + MW.地震 ; 参考:《地震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根据喜马拉雅断裂系的构造形态,采用缓倾角反铲型断层模型模拟MHT上地震破裂部分的坡坪式发震构造。利用Alos-2及Sentinel-1获取的InSAR数据,反演获得了2015年尼泊尔Gorkha地震及其最大余震Kodari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与单独利用Alos-2或Sentinel-1 InSAR数据的反演结果相比,利用Alos-2和Sentinel-1 InSAR数据联合反演能够提供Gorkha地震破裂的更多细节信息,尤其对深部信息的约束更加明显。联合反演得到的破裂深度最大可达24km,穿过了该区域的闭锁线,到达了闭锁和蠕滑的转换区域。反演的断层模型倾角在3°~10°之间,最大滑动量出现在地下17km处,约4.5m。Gorkha地震和Kodari地震发震性质相似,都是发生在MHT断层上的低角度逆冲型地震,其中Gorkha地震略带右旋分量。反演结果还显示,Gorkha地震与Kodari地震的破裂滑动在空间上存在互补性,Kodari地震就发生在Gorkha地震的破裂空区内。通过计算Gorkha地震对Kodari地震发震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加载,发现Kodari地震震中恰位于库伦破裂应力正负交界区域,库仑破裂应力加载达0.4MPa,表明Kodari地震可能受到了Gorkha地震的触发。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form of the Himalayan fault system, the slope flat typ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earthquake rupture part on MHT i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slowly dip back-shovel fault model. Based on the InSAR data obtained by Alos-2 and Sentinel-1, the coseismic sliding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2015 Nepal Gorkha earthquake and its largest aftershock Kodari earthquake is obtained by inversion. Compared with the inversion results using Alos-2 or Sentinel-1 InSAR data alone, the joint inversion of Alos-2 and Sentinel-1 InSAR data can provid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Gorkha earthquake rupture, especially the constraint on the deep information is more obvious. The maximum fracture depth obtained by the joint inversion is up to 24km,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locking line of the region and reaches the conversion area of the latching and creeping. The inverse fault model has a dip angle between 3 掳and 10 掳, and the maximum slip occurs in the underground 17km. The 4.5m.Gorkha earthquake and the Kodari earthquake have similar seismogenic properties. They are both low-angle thrust earthquakes occurring on the MHT fault, in which the Gorkha earthquake belt is slightly right-handed. The invers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upture slip between the Gorkha earthquake and the Kodari earthquake is complementary to that of the Gorkha earthquake in the rupture gap zone. By calculating the Coulomb rupture stress loading of the Kodari seismogenic fault by the Gorkha earthquake, it is found that the Kodari earthquake epicenter is located a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junction of the Coulomb rupture stress, and the Coulomb rupture stress loading reaches 0.4 MPa, indicating that the Kodari earthquake may be triggered by the Gorkha earthquak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LED2014A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41031,41474013,4141101073,41340008)共同资助
【分类号】:P315.7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atinder Chopra;Kurt J Marfurt;赵剑敏;;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下)[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4期

2 郭增建;两个特殊地震[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S1期

3 曹正林;石亚军;阎存凤;王鑫;郑红军;杜斌山;张小军;张平;;地震成藏学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1期

4 靳君达;;地震与城市建设[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8期

5 倪逸,王倩,张冲;多维地震瞬时信息的直接计算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4期

6 陈遵德,祝文亮,王卫华,朱广生;孔隙度预测中的地震特征优化方法及应用[J];石油学报;1999年01期

7 吴雨梅,,吴律;地震特征拾取及其在解释应用中的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2期

8 ;2005年第25卷《地震》总目次[J];地震;2005年04期

9 刘力辉;李建海;刘玉霞;;地震物相分析方法与“甜点”预测[J];石油物探;2013年04期

10 J.H.Bodine;孔秀兰;;波形的地震特征分析方法[J];国外油气勘探;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遵德;朱广生;毛宁波;祝文亮;杨在岩;赵学平;;用遗传算法选择储层预测中的地震特征[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王永刚;张军华;;地震旋回分析方法在识别特殊岩性油藏中的应用[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常向东;;核工程选址中弥散地震评价的原则与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侯扬善;张金亮;;薄层的地震特征及预测方法[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赵群;郝守玲;;缝洞地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唐湘蓉;李晶;彭绪州;陈新球;;地震特征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关键技术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翁辉辉;黄金水;;俯冲带地震周期的数值模拟——以日本Tohoku M9地震为例[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5: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深部结构与地震论文集[C];2014年

8 龚平;曾心传;严尊国;;地震发生时间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Weibull分布关系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百红;王世星;郑四连;;塔河油田南部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海涛;阎树彬;;青藏公路沿线(格尔木—安多)的区域工程地质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岭;大庆宋芳屯油田芳2区块地震与地质资料综合储层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唐刚;基于压缩感知和稀疏表示的地震数据重建与去噪[D];清华大学;2010年

3 王淑英;胜利油田垦东北部油区储层特征与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马中高;碎屑岩地震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天琦;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甘其刚;川西坳陷深层致密非均质裂缝性气藏地震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璐;基于岩石物理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严建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致密储层地震响应模式研究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陈强;地球物理测井和地震联合检测天然气藏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1年

10 刘朋波;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与地震储层识别[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萧惠中;地震波多属性参数提取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博;齐家地区青二三段储层胶结相地震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张虎;兴城—丰乐地区深层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任妹娟;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朱峰;地震沉积学在玛湖凹陷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唐成勇;基于局部结构的地震几何属性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普艳香;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边立恩;全频带地震信息挖掘与油气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武赛军;浅水湖盆砂体地球物理预测[D];长江大学;2012年

10 孙甜甜;组合叠加和时移地震中的信号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0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80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