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碳酸盐岩生长发育、消亡的历程与受控因素

发布时间:2018-05-13 05:23

  本文选题:珠江口盆地 + 珠江组 ; 参考:《岩石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碳酸盐岩(台地)的消亡是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所发育的下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最高层位,东沙台地珠江组碳酸盐岩的生长、繁盛和消亡过程提供了中国南海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个典型的受构造、海平面变化和物源共同控制的研究实例。依据采自钻井岩心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将珠江组的上界置于钙质超微化石带NN4与NN5的界线,即中、下中新统界线,下界置于浮游有孔虫N4的底部附近,即位于中新统与渐新统界线。有孔虫属为N4-N8带,钙质超微化石为NN2-NN4带,底界年龄为23.03Ma,顶界年龄为15.97Ma,地震反射上位于T40-T60之间。而其中碳酸盐岩地层最早于21Ma左右开始生长,最晚于16.5Ma被泥岩淹没。早期的东沙隆起北低南高,21Ma以后,东沙隆起沉降而丧失了向珠一凹陷提供物源的功能,沉降较快的东沙隆起北北部地区发育碳酸盐岩;初期为一套碳酸岩缓坡沉积,20Ma以后隆起整体被淹没,开始了大规模的碳酸盐岩建造,实现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向台地的转变,随沉降向南推移,隆起逐渐转变为北高南低,整个碳酸盐岩台地持续向东南方向退缩,台地沉积逐渐萎缩为局部礁滩复合体,北部古地貌的高部位残存零星点礁;16.5Ma以后,沉降中心向珠二凹陷迁移,北部、北西部碎屑物质持续向东沙隆起前积导致台地消亡。结合珠江组沉积时期的地质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早期碳酸盐岩的消亡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到最低位,引起区域上的物源供给加快,灰岩直接被北部沉积物退覆淹没所致;20±0.5Ma~18.3±0.5Ma的碳酸盐岩的消亡时间受制于沉降造成的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基底的火山作用及沉降中心的迁移等事件,最晚一期碳酸盐岩(流花地区碳酸盐岩)的消亡应该是构造反转后,北部物源对凹陷的持续填平补齐作用引起碳酸盐岩的生长环境变化所致。由此看,陆源碎屑的注入、沉降中心的迁移、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及原始古地貌形态是碳酸盐岩生长发育及消亡的主要控制因素。
[Abstract]:The extinction of carbonate rocks (platforms) is a hot scientific issue in sedimentology. The carbonate rock of the Lower Miocene Pearl River formation developed from the Dongsha uplift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n the northeast South China Sea is the highest layer of marine carbonate rock in China. The process of prosperity and extinction provides a typical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tectonic, sea level change and provenan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calcareous ultrafossils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ossils collected from drilling cores, the upper boundary of the Pearl River formation is placed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NN4 and NN5 of the calcareous ultrafossil zone, that is, the boundar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Miocene, and the lower boundary is locat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N4. It is located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Miocene and Oligocene. The foraminifera belongs to N4-N8 zone, the calcareous ultrafossils are NN2-NN4 zone, the lower boundary age is 23.03 Ma, the top boundary age is 15.97 Ma, and the seismic reflection is between T40-T60. The carbonate strata began to grow around 21Ma and later than 16.5Ma was submerged by mudstone. After 21 Ma of the early Dongsha uplift, the Dongsha uplift lost the function of supplying the source material to the Zhuyi sag, and carbonate rocks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Dongsha uplift. In the early stage, a set of carbonatite gentle slope deposits were inundated. After 20 Ma, the uplift was inundated, and the large-scale carbonate rock formation was started, which realized the transition from carbonate rock gentle slope to platform. The uplift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north high and the south low with the subsidence to the south. The whole carbonate platform continues to shrink southeast, and the platform deposits gradually shrink into a local reef and beach complex. After 16.5 Ma, the sedimentary center of the carbonate platform migrated to the Zhuer Sag,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aleogeomorphology remained in the high part of the paleogeomorphology after 16.5 Ma. The accumulation of clastic material in the north and west leads to the extinction of the platfor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events in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the Pearl River 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 carbonate rock extinction was due to the global sea level falling to the lowest level during this period, which led to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egional provenance supply. The extinction time of carbonate rock with 20 卤0.5Ma~18.3 卤0.5Ma caused by direct submergence of the northern sediments is restricted by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caused by subsidence, the volcanism of the basement and the migration of the subsidence center, etc. The last stage of carbonate rocks (carbonate rocks in Liuhua area) should be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carbonate rocks caused by the continuous filling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provenance to the sag after the structural inversion. Therefore, the injection of continental clastic debris, the migration of subsidence center, the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and fall and the primitive paleogeomorphology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of carbonate rocks.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102)资助
【分类号】:P588.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怀先,蒲秀刚,韩德馨;碳酸盐岩中烃源的识别——以西藏措勤盆地碳酸盐岩为例[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2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3 韩贵琳,刘丛强;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4 杨瑞东;朱立军;魏怀瑞;王伟;鲍淼;张晓东;刘玲;;贵阳地区碳酸盐岩岩系成土方式及其特征[J];地球与环境;2007年03期

5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孙东;王宏斌;;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6 ;《古地理学报》刊登的与碳酸盐岩有关文章题录[J];古地理学报;2011年05期

7 韩永刚;唐龙逊;熊驰愿;濮瑞;李平;陈述良;李永保;;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J];录井工程;2011年04期

8 何金先;张晓丽;王兆夺;段毅;;铜仁地区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2013年03期

9 胡继贤;;四川小凉山地区岩溶发育与碳酸盐岩成份的关系[J];四川地质学报;1982年02期

10 孟宪民;;碳酸盐岩中的碳硅石[J];地质论评;196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阳兵;王世杰;罗光杰;;碳酸盐岩成土作用及其上覆土层成因的讨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3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4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夏宗清;颜丙宏;;碳酸盐岩漏层受控压力堵漏工艺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佟宏鹏;陈多福;;日喀则弧前盆地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组构及碳同位素特征——我国古代甲烷冷泉的发现[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广旭;吴时国;;南海北部碳酸盐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科技“慧眼”洞悉碳酸盐岩[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吴莉;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逾千万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3 记者 马永;碳酸盐岩物探技术走进塔里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杜治利;我国西部碳酸盐岩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丰硕[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姚秋明 邓道静;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获新成果[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江其勤 王金艳;碳酸盐岩烃源岩研究有望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易蓉蓉;马永生:碳酸盐岩油气的探索者[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孙希利 蒋琳琳;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这样获得的[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彭冬梅;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伶;滨里海盆地东缘复杂碳酸盐岩微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胡晓兰;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周刚;塔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吴其林;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何德涛;古亚洲洋俯冲引起的壳—幔作用与沉积碳酸盐岩地幔再循环[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周琦;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邓兴梁;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10 王京;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多元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峰;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下段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浩;藏南岗巴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邹艳娥;广西碧水岩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吴燕芹;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英雷;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李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何燕;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朱博;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红剑;不同时代碳酸盐岩中砷含量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龙建喜;黔东地区南沱冰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81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81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