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贯通节理岩体等效强度及破坏特性
本文选题:非贯通节理岩体 + 等效强度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9期
【摘要】:应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选取适当的细观力学参数,建立非贯通节理岩体试样数值模型并进行双轴试验,设置监控圆监测岩体压缩过程非贯通节理面上不同位置应力及其变化情况。以莫尔-库仑强度准则为基础,对非贯通节理的等效强度参数进行推导,提出含非贯通节理的岩体等效强度公式。建立等效岩石试样和节理岩体试样数值模型进行双轴压缩试验,对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等效强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双轴压缩过程岩桥上应力大于相同时刻节理面上的应力,且岩桥达到峰值强度时节理面并没有达到峰值强度。等效强度公式计算得到的非贯通节理岩体强度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强度比较接近,应力-应变曲线基本一致。
[Abstract]:By using PFC2D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 numerical model of non-through-jointed rock mass samples was established and biaxi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so-mechanical parameters. Monitoring circle is set up to monitor the stress and its variation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non-transfixion joints during rock compression. On the basis of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the equivalent strength parameters of non-transfixion joints are derived, and the equivalent strength formula of rock mass with non-transfixion joints is proposed.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equivalent rock samples and jointed rock masses were established for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the equivalent strength of rock mass with non-transfixion joints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on the rock bridge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joint plane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biaxial compression, and the peak strength is not reached when the rock bridge reaches the peak strength. The strength calculated by equivalent strength formula is close to that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stress-strain curve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 SD 12 002A)~~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海,何江达,范景伟;含断续节理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2期
2 马泽玲,王燕昌,任克亮,李进;节理岩体的无单元模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岳士弘;节理岩体中渗流引起的能量损失[J];爆炸与冲击;2002年02期
4 原磊;王成;;椭圆形节理岩体单元受压时的结构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5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经验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6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7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贯通模型和强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8 张志刚;乔春生;刘勇;;节理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综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5期
9 牛斌;杨海天;;基于均匀化方法的斜交节理岩体复合本构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0 彭成佳;陈胜宏;;节理岩体的三维阶谱复合单元法初步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文德;;节理岩体的有限元分析[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金华;王媛;;多组贯穿节理岩体的扩展遍布节理模型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支国华;孙钧;;地震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的半解析频域解的理论模型[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4 李仲奎;;层状节理岩体应力分析中的边界元法[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5 殷有泉;张彦山;;节理岩体稳定性分析的特征值方法[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杨长义;黄灿辉;;规则节理岩体破坏强度之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随机本构关系[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8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自适应不连续位移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9 周维垣;杨若琼;周力田;;坝基节理岩体稳定的三维弹塑性断裂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保长汉;陶振宇;;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弹性模型[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娟;基于DDARF改进方法的节理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林兴超;节理岩体破坏过程模拟及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肖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露天矿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及设计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润;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边坡疲劳劣化及其锚固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秀丽;断续节理岩体破坏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8 宋林;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茂林;断续节理岩体破裂演化特征与锚固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袁海平;诱导条件下节理岩体流变断裂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小龙;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雒翔宇;含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实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力;复杂节理岩体离散块体建模及其工程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郭靓;节理岩体变形与强度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秦娟;节理岩体的代表单元集合体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年
6 赵幸;基于能量原理的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黄妤诗;含填充节理岩体的单轴压缩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汤明高;节理岩体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应用——以云南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邢闯锋;冻融节理岩体损伤断裂特性及有限元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8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0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