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后续滑坡演化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3 21:09

  本文选题:汶川震区 + 后续滑坡 ; 参考:《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暴发,直接诱发的崩塌滑坡等山地灾害多达6万多处,一次强震引起如此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实属罕见。从地震暴发至今已过去6年多的时间,而震后的灾区并没有恢复平静,崩塌滑坡在强降雨等外环境的作用下复活、扩大,甚至转为固体松散物源加入到泥石流的活动中,破坏性进一步加剧。灾区地质灾害的活动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其活动范围及危险性一直在演变不定。本论文主要是针对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后续滑坡演化等问题,通过对映秀附近典型地震高烈度区的研究,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研究区滑坡的变化及分布特点,针对滑坡在坡度、坡向、高程等因子上的分布规律,进行滑坡分布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旨在通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多期高精度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理论分析,研究震后滑坡面积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滑坡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强震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探索影响滑坡演化的主控因素,为复杂山区强地震环境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灾减灾提供前期理论基础。本论文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GIS平台,对2009年到2013年高精度遥感影像进行滑坡解译,得到了滑坡面积动态变化趋势:滑坡面积在时间尺度上呈现总体减少的现象。分区的单体滑坡整体面积逐年减少,分区滑坡滑动区和滑缘区的面积变化率大于堆积区面积的变化率;研究区内37条泥石流沟内的滑坡从数量到面积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区域滑坡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在时间尺度上逐年减少,2011年滑坡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22%,2013年比2011年减少了33%。2.通过GIS平台,对震后滑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年份滑坡在坡度、坡向、高程等因子下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高程因子下,2009年滑坡主要分布在1000-2000m的高程段,2011年与2013年都有半数以上滑坡主要分布在1000-2500m的高程段;在坡度因子下滑坡不同年份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多发育于30-50°的坡度上,且滑坡分布密度基本与坡度大小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坡度越大滑坡分布密度越大;坡向因子下不同年份的滑坡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存在于120-200°的坡向范围内,滑坡在各个分级上的面积比例和分布密度都基本保持正态分布的形态;在距水系距离因子下,滑坡主要分布在0-1000m的范围内,且比例高达90%左右,距离水系越近滑坡发育越显著。3.将三期遥感影像解译的滑坡在坡度、坡向、高程等六个因子上的分布特征和面积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到了研究区多时相影像下滑坡演化的基本控制因素,即起显著作用的是坡度、坡向、高程及岩性四个因子。其中,坡度因子中对滑坡面积变化其控制作用的是30-50°区段,坡向因子中起控制作用的区段为120-200°,高程因子中滑坡面积变化最多的是海拔1000-2000m的区域,岩性因子下滑坡变化最明显的为闪长岩。除此之外,降雨、人为活动及植被恢复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滑坡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起控制作用。
[Abstract]:On May 12 , 2008 , there are more than 60,000 landslides , such a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 and the direct - induced collapse and landslide . In the past six year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in the area of high intensity from 2009 to 2013 . The landslid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0 - 1000 m , and the proportion is up to about 90 % , the closer the slope , slope , elevation , etc .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树仁;王涛;石玲;孙萍;石菊松;李滨;辛鹏;汪华斌;;2008汶川大地震极端滑坡事件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2 黄润秋;;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3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geo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04期

4 崔云;孔纪名;田述军;阿发友;;强降雨在山地灾害链成灾演化中的关键控制作用[J];山地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辉;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6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26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