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五峰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本文选题:储层特征 + 孔隙控因 ; 参考:《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以川东上奥陶统五峰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精细观察与系统采样工作,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等多种测试技术,对研究区五峰组页岩的物质组成、孔隙特征与成岩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川东地区五峰组页岩形成于碳酸盐补偿界面之下的缺氧滞留还原环境。其物质组成以黏土矿物为主,含量平均达62.83%,主要为伊利石;脆性矿物含量平均29.85%,以石英为主;无机矿物组分含量在纵向上基本稳定。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4.33%,有机质类型均属腐泥型(I型),有机质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O)1.87%~2.67%,有机质热演化进入过成熟时期,处于热裂解干气生成阶段;总有机碳含量(TOC)在纵向上表现为由老至新逐渐减少。页岩储层宏观上以页理缝和构造缝为主;微观孔裂隙包括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微裂缝3种,其中无机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粒内孔和黏土矿物晶间孔等类型。储层孔隙度5.44%,孔容分布在7.8×10-4~66×10-4cm3/g之间,30nm以下的小孔、微孔极为发育。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溶蚀以及黏土矿物转化等成岩作用改造,处于成岩晚期。影响五峰组页岩微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众多,主要体现在物质组成、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和沉积-成岩作用三个方面。总有机碳含量(TOC)对储层储集性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贡献程度,且黏土矿物对储层孔隙发育起到贡献作用的主要是黏土矿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后期流体介质化学性质变化导致溶蚀所产生的晶间孔隙。页理缝与笔石的发育在横向上对页岩储层渗透率起到了积极贡献作用。
[Abstract]:Taking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shale in eastern Sic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through the fine observation of typical field profile and systematic sampling work, using X- 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rgon ion polishing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of Wufeng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tudy area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means of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le of Wufeng formation in East Sichuan is form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anoxic retention and reduction under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interface. Its composi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clay minerals, with an average content of 62.83, mainly Illite, brittle minerals with an average of 29.85 and quartz as the main component, and inorganic mineral components are basically stable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is 4.33%, the organic matter type belongs to the sapropelic type I type, the equivalent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organic matter is 1.87% and 2.67%,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enters into the over-mature stage, and the organic matter is in the stage of pyrolysis dry gas generatio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old to new. The micropore fractures include inorganic pores, organic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among which inorganic por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intergranular pores, intragranular pores and intergranular pores of clay minerals. The porosity of the reservoir is 5.44, and the pore volume is distributed between 7.8 脳 10 ~ (-4) ~ 66 脳 10-4cm3/g and below 30 nm, and the micropore is extremely developed. The reservoir underwent diagenesis such as compaction, dissolu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and was in late diagenesi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micropores in Wufeng formation, 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material composition,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nd maturity, and sedimentation-diagenesis.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rvoir performance. The clay mineral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pores mainly due to the intergranular pores caused by the intergranular transformation between clay minerals and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uid media. The development of phyllicite and graptolit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ermeability of shale reservoir.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2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4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5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6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7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8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9 钱伯章;朱建芳;;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天然气技术;2010年02期
10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潘磊;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储集物性及含气性地质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斌;川东地区五峰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2 罗新辉;湘西北页岩气储层的可压裂性评价[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10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1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4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