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里德尔剪切的组合型式与走滑盆地组合型式的相似性

发布时间:2018-05-28 23:15

  本文选题:里德尔剪切 + 走滑盆地 ; 参考:《地质论评》2017年02期


【摘要】:走滑断裂体系中经常发育里德尔剪切的断裂组合,世界上不同构造背景下与走滑断裂相关的盆地(走滑盆地)也很多见。因此里德尔剪切是地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里德尔剪切的节理构造组合及盆地组合进行了对比:(1)里德尔剪切构造组合与比例尺无关。里德尔剪切带的(转换)拉张区与沉积盆地的分布区是相似的;(2)断裂的最大位移区与断陷盆地的沉积中心是一致的,断陷盆地长轴平行于断裂走向;(3)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学模拟试验都证实了走滑盆地的演化。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通过厘米级岩芯标本的观察,结合已发表的盆地资料,提出了6类与里德尔剪切有关的构造组合及断陷盆地组合。(1)雁列状构造及盆地组合:许多盆地发育雁列状构造。同时,与里德尔剪切相关的雁列状盆地的宽度与主剪切断裂的剪切位移呈正相关。(2)帚状或马尾状构造及盆地组合:二者在形态上相似,所以归为一类。成因上,马尾状构造及盆地主要发育在走滑断裂的拉张端部,而帚状构造或盆地反映走滑断裂的旋扭作用,可以在走滑断裂影响区域的任何部位。(3)串珠状构造及盆地组合:该类型的盆地主要是指释压盆地的组合,拉分盆地也可以形成串珠状盆地。(4)S状或Z状构造或盆地组合:左行走滑形成Z状构造或盆地,而右行走划形成S状构造或盆地。(5)多字型构造及盆地组合:是拉分盆地的典型组合,可以过渡到串珠状盆地。(6)复杂的网状构造及盆地组合:通常是由于分布型简单剪切的作用结果。以上盆地组合类型包括大型盆地内次级单元(次级盆地或更次级盆地)的组合,但不包括多成因、多期活动的构造及盆地。
[Abstract]:The fault assemblages of Rydell shear are often developed i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s, and there are many basins (strike-slip basins) related to strike-slip faults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Rydell shear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We have contrasted the joint structural assemblages and basin assemblages of Rydell shear from three aspects: 1) the Rydell shear tectonic assemblage is not scale independent.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transition) extensional zone of the Rydell shear zone and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Guanzao 2) fault,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rea of the fa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edimentary center of the faulted bas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ike-slip basin is confirmed by physical simulation tests and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tests of the long axis parallel to the fault strike.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we use the observation of centimeter core specimens, combined with published basin data, Six types of structural assemblages related to Riedel shear and faulted basin assembl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width of the Yanriform basin associated with Riedel shear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hear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shear fault. In origin, the Mawei structure and basin are mainly developed at the extension end of the strike-slip fault, while the broomlike structure or basin reflects the spin-torsion of the strike-slip fault. Beaded structures and basin assemblages can be found in any part of the zone affected by strike-slip faults: this type of basin mainly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pressure relief basins, The pull-apart basin may also form a series of beaded basins or Z-shaped structures or basin assemblages: left strike-slip to form Z-shaped structures or basi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ight-hand strike-striding formed S-shaped structure or basin. 5) Multi-glyph structure and basin assemblage: it is a typical assemblage of pull-apart basins. Complex reticular structures and basin assemblages: usually as a result of distributed simple shear. The above types of basin assemblages include the assemblages of subunits (secondary basins or subbasins) in large basins, but do not include polygenesis, multi-stage active structures and basins.
【作者单位】: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地球科学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墨西哥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96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编号:GSYKY-B09-32)的成果~~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全忠;;虾拉沱盆地性状与地震[J];四川地震;1987年03期

2 陈国达;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3 戴苏兰,刘树根,赵永胜,赵泽江,高芳珍,吴世林,牟凤荣;云南保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1998年02期

4 王新民,李相博,郭彦如;改造型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J];河南石油;2002年04期

5 王海然;赵红格;乔建新;高少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早-中侏罗世延安期沉积边界恢复[J];地质科技情报;2013年04期

6 朱夏;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年01期

7 郑荣椿;云南昭通第三纪褐煤盆地成因的探讨——对“岩溶侵蚀盆地”成因的异议[J];中国岩溶;1985年Z1期

8 王发宁;江西周田盆地成盐地质条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6年02期

9 万静萍,马立祥,周宗良,张印斋;变形盆地沉积相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4期

10 龙汉春;以中原地区为例论华北中新生代地洼盆地的构造类型及其控油气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顾雪祥;;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柳益群;韩作振;冯乔;邢秀娟;樊爱萍;杨仁超;;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李忠;;中国的盆地动力学——21世纪开初十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4年

4 李国栋;申少宁;;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5 刘建明;谭俊;储雪蕾;刘伟;陈旭瑞;;沉积盆地中的成油与成矿:盆地流体作用的两个方面[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吴浩若;;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古地理及其有关油气前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赵俊峰;刘池洋;喻林;;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沉降与堆积中心的迁移及其地质意义[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麦昌荣;;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中心探讨及其找油气前景[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994年

9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顾雪祥;李保华;付绍洪;徐仕海;董树义;;右江盆地成矿-成藏流体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晓慧;松辽外围发现5个中新生代油气远景盆地[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江其勤 黄泽光;秦岭—大别两侧盆地勘探前景广阔[N];中国石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增连;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渐新世—中新世孢粉记录与东亚季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斌;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风尘沉积[D];南京大学;2014年

3 张雪;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4 宋鄂平;青藏高原中部改则盆地沉积地层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胡丽沙;华南板块南缘二叠系-三叠系沉积记录及物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李双庆;中国东北地区fi中生代典型盆地火山作用及沉积物源演化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赵德军;思茅盆地东南缘与哀牢山构造带的盆地耦合过程及其地质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吉云平;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古湖最终消亡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9 赵阳慧;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盆地构型及其形成演化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10 张海林;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油层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昊祉;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胡骁;基于遥感和高精度DEM数据的鹤庆盆地活动构造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梁霄;茂名盆地晚中生代沉积记录与古南海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立军;青海共和盆地下—中三叠统物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朱昊;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地质结构及其形成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章朋;胶莱盆地白垩系底部林寺山组砾岩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陈玉良;鄂尔多斯盆地盒8期原型盆地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朱国胜;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分析及有利油气区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9 刘志;亚诺斯盆地新生界卡沃内拉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钱劲;南美亚诺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区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8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48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