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微相类型在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为例
本文选题:碳酸盐岩 + 标准微相类型 ; 参考:《沉积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标准微相类型是一种虚拟分类,是对具有相同标志的微相的概括。按照从盆地到地表暴露区的顺序,Flügel将镶边台地不同相带的碳酸盐岩分为26种标准微相类型,即SMF 1~SMF 26,并建立了标准微相类型图版及其分布相带的台地模式。以此为依据,对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标准微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九种标准微相类型,不同层段均以特定的微相类型组合为特征:蓬莱坝组—鹰山组下段(O1p-O1-2y下)为SMF 15-C、SMF 16-非纹层和SMF 17;鹰山组上段—一间房组(O1-2y上-O2yj)为SMF 16-非纹层、SMF 17和SMF 23;恰尔巴克组(O3q)为SMF 6和SMF12-海百合,以及SMF 1-掘穴;良里塔格组(O3l)为SMF 9和SMF11,以及SMF 15-C、SMF 16-非纹层和SMF 17。同时,分析了不同微相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从而通过测井连井剖面对比来揭示不同微相类型组合的空间分布。根据标准微相类型组合及其空间分布,对不同层段的原始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先后经历了开阔台地(O1p-O1-2y下)、局限台地(O1-2y上-O2yj)、斜坡—陆棚(O3q)及台缘—开阔台地(O3l)四种沉积环境的演化。
[Abstract]:The standard microfacies type is a virtual classification that generalizes microfacies with the same marker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from basin to surface exposed area, the carbonate rocks of different facies belts in the edge platform are divided into 26 types of standard microfacies, I. e., SMF 1~SMF 26, and the tableland model of standard microfacies type and its distribution zon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the standard microfacies types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in Yubei area of southwest Tata are studied. Nine standard microfacies typ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different strata are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microfacies combination: SMF 15-C SM-SMF16-non-striated layer and SMF 17 in the lower member of Pengliba and Yingshan formation; SMF 16-non-striated layer SMMF17 and SMF 23 in the upper member of Yingshan formation, O1-2y upper part of the Yingshan formation; and SMF 23in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Penglai formation and Yingshan formation. Group O3Q was composed of SMF 6 and SMF12- sea lily. SMF 9 and SMF11, SMF 15-Con SMF16-non-striate layer and SMF 17. At the same time, 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icrofacies types are analyz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icrofacies combinations is revealed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of logging connected well profile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microfacies combination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origin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different strata was rest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ovician system has undergone the evolution of fou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1p-O1-2y, O1-2y, O2yjn, O3Q and O3l).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学术传播中心;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17)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P13040,P14128)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175-1-1)~~
【分类号】:P534.42;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湘宁,吴智平,施贵军;“常么阶”沉积相及微相的研究与对比[J];地层学杂志;1997年01期
2 M.J.Le Bas ,王奎仁;碳酸盐岩岩浆[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7期
3 许怀先,蒲秀刚,韩德馨;碳酸盐岩中烃源的识别——以西藏措勤盆地碳酸盐岩为例[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4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5 韩贵琳,刘丛强;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6 杨瑞东;朱立军;魏怀瑞;王伟;鲍淼;张晓东;刘玲;;贵阳地区碳酸盐岩岩系成土方式及其特征[J];地球与环境;2007年03期
7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孙东;王宏斌;;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8 ;《古地理学报》刊登的与碳酸盐岩有关文章题录[J];古地理学报;2011年05期
9 韩永刚;唐龙逊;熊驰愿;濮瑞;李平;陈述良;李永保;;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J];录井工程;2011年04期
10 何金先;张晓丽;王兆夺;段毅;;铜仁地区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阳兵;王世杰;罗光杰;;碳酸盐岩成土作用及其上覆土层成因的讨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3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4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夏宗清;颜丙宏;;碳酸盐岩漏层受控压力堵漏工艺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科技“慧眼”洞悉碳酸盐岩[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吴莉;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逾千万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伶;滨里海盆地东缘复杂碳酸盐岩微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胡晓兰;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周刚;塔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吴其林;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何德涛;古亚洲洋俯冲引起的壳—幔作用与沉积碳酸盐岩地幔再循环[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杨勇强;济阳坳陷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成因机理[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7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峰;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下段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浩;藏南岗巴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邹艳娥;广西碧水岩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吴燕芹;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英雷;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李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何燕;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朱博;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红剑;不同时代碳酸盐岩中砷含量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龙建喜;黔东地区南沱冰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49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4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