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兴安岭以西弧形断陷盆地群油气地质特点与含油气性

发布时间:2018-06-03 19:10

  本文选题:弧形断陷盆地群 + 油气形成条件 ; 参考:《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2期


【摘要】:大兴安岭以西分布一系列断陷盆地,已经发现数十个油田。从断陷盆地群的构造演化与受控机制出发分析各断陷的分布特点和类型,在分析成藏要素及其组合类型基础上研究油气成藏模式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以西断陷盆地群在平面上展现为3个带状弧形,断陷有单断、双断和组合式3种样式;大多数断陷具有中等—好烃源岩,储集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另发育变质岩、火山岩等储层,除了常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外,断陷中还发育变质岩、火山岩油藏;断陷成藏期在晚白垩世及古近纪,富烃洼槽控制油气时空分布,特殊储层具有形成大油田的有利条件,存在多个小而肥的凹槽,且稠油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具相似含油气系统的断陷是今后的勘探目标。
[Abstract]:Dozens of oil field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a series of faulted basins to the west of the Daxing'an Mountain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ntrolled mechanism of the faulted basin group,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each fault depress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model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servoir forming elements and their combination ty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n group in the west of Daxing'an Mountains shows three zonal arcs on the plane, with single fault, double fault and combined type, and most of them have medium-goo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nd the reservoir is lithic feldspathic sandstone, and the reservoir is composed of lithic feldspathitic sandstone and lithic feldspar sandstone. In addition to the common structure and lithologic reservoirs, metamorphic rocks and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are also developed in the faulted sag, where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are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periods. Hydrocarbon rich troughs contro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Special reservoirs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orming large oil fields, there are many small and fat grooves, and heavy oil has a certain exploration potential. Fault subsidence with similar oil and gas bearing system is the exploration targe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杂积岩的成因、成岩和成储机制研究”(4157020959)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2016ZX05046-001)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松辽盆地以北以东中小型断陷盆地群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D2016016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东来;沛城镇断陷盆地矿泉水形成机理[J];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1期

2 孟令超;吴芳;马述江;;山西断陷盆地成因机制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张树林;费琪;叶加仁;;断陷盆地边缘凹陷类型及其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1期

4 丁长辉;单玄龙;王凤俊;王贵重;杨书江;杜大伟;;塔里木盆地东南侏罗纪断陷盆地形成机理及演化分析[J];新疆地质;2007年01期

5 李鑫;王洋;孙伟国;王建强;杨佳佳;;东北地区白垩纪断陷盆地群形成模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10期

6 武烈;山西断陷盆地内强震重复特点[J];山西地震;1984年04期

7 武烈;山西断陷盆地内强震的原地重复特点[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03期

8 罗焕炎,孔祥红,高维安;山西断陷盆地带形成机制的初步数值模拟[J];地震地质;1988年01期

9 解习农,任建业,焦养泉,葛立刚;断陷盆地构造作用与层序样式[J];地质论评;1996年03期

10 刘申芬;李国防;王凤茹;;谭头—大章断陷盆地边缘成矿条件探讨[J];矿产勘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德天;王华;王清晨;;中国东部第三系典型断陷盆地幕式构造旋回及层序地层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江;;新疆阿其格库勒断陷盆地第三系陆相层序地层及化学地层探讨[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刘金兰;李庆春;何秦娥;;小波多分辨分析分离山西断陷盆地重磁场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赖生华;陆先亮;束青林;蔡燕杰;;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陈园田;王志鹏;黄卿团;叶建辉;何丹明;;福建沿海的断陷盆地、平原、海湾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张德波;谭泽新;张欣;;东莞断陷盆地第三系地层的工程岩土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华;张瑞生;庄新国;王根发;;断陷盆地深水环境厚煤层堆积的证据与条件分析[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丁厚祥;何嘉敏;刘立新;;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集地区断陷盆地石膏矿找矿[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9 周海民;;小型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鲜本忠;王永诗;;构造活动对断陷盆地层序构型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晏燕;再次把“贫油”帽子甩进太平洋[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金兰;重磁位场新技术与山西断陷盆地构造识别划分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云龙;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兴富;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李蔚伟;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断陷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旭东;东北中生代断陷盆地群成盆机制与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玉;延庆断陷盆地地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97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73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